摘要:鑒于美術鑒賞課在應試教育環境下的尷尬地位,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并針對高中美術鑒賞課的現狀,嘗試對該學科進行一些“加減法”的革新,意在讓學生能在緊張、高壓的環境下進行快樂的學習。
關鍵詞:美術鑒賞;加法;減法;快樂
著名藝術社會學家豪澤爾說過:“人生來就是藝術家,但要成為鑒賞家卻必須經過教育?!泵佬g鑒賞課的開設,正是要讓學生在面對古今中外優秀的美術作品時,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去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初衷和體悟作品中內在的精神含義,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啟迪智慧,并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然而,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環境或基于傳統教育模式下,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亟須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能夠與時俱進,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對美術鑒賞課做一些有現實意義、切實可行的革新,讓學生能在緊張、高壓的環境下進行快樂的學習。以下就是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高中美術鑒賞課所做的一些“加減法”的革新。
一、美術鑒賞課的現狀
在我國,美術欣賞課(后改為美術鑒賞)從2003年起就成為全日制普通高中必修課,從體制上看美術鑒賞課的地位有很大改觀,盡管舉國上下都提倡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但在現實中,美術鑒賞課依然是海棠依舊,慘淡經營,從根本上幾乎很難改變學生對美術鑒賞課的認識。甚至,不少學生把美術鑒賞課當成作業課和休息課。
二、結合實際進行“加減法”革新
1.加入趣味性元素
如,趣味、幽默型教學風格,這類教學風格所體現的最大特點是,教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聽這樣的教師講課,學生心情舒暢、樂于學習,在輕松、快樂和笑聲中獲得人生的啟迪,獲得心智的訓練,變機械學習、被動模仿為心領神會、主動思考。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言,這是一種值得重視和利用的教學元素。
趣味性多媒體課件則可以通過豐富的圖像、聲音、動畫等對視覺、聽覺產生刺激,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創設趣味性情境,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清明上河圖》時,筆者為了增加課件的趣味性,曾嘗試利用Flash軟件使畫中的部分人物動起來,再給畫面配上一定的音效,畫面從靜止到運動、從無聲到有聲,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北宋首都東京汴梁的熱鬧與繁榮。這樣,教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帶動孩子一起融入課堂。同時學生通過聽音樂放松了神情,活躍了思緒,創新意識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發揮。
2.加入人文關懷元素
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沉浸在父母長輩的百般關愛之中,卻不懂得關心他人,不會表達感恩。此時,教師就要把親情和對長輩的關心等元素融入美術教育,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關愛學生,并從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入手,積極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直至讓學生學會關心。例如,在講述羅中立的《父親》作品時,筆者著重強調了父愛,意在教育每個人都應有一顆感恩的心。
3.加入情感激勵元素
美術鑒賞實質上就是判斷藝術作品美或不美,這就要求欣賞者需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判斷和想象來感悟美術作品,這種活動更需要個人的審美感受和情感的體驗。但是學生由于生活閱歷、審美經驗、知識修養的不足,要其對美術作品積極主動地鑒賞是比較困難的。有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激勵人?怎么喚醒沉睡的人?”那么,如何才能喚醒學生的情感呢?教師在鑒賞教學中要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和激發。另外,尋找恰當的切入口,加入時尚元素吸引學生,特別是尋找一些容易激發情感的細節作為切入口。如,《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這時,教師可以結合當下學生感興趣的時尚元素融入教學,如,電影《達·芬奇的密碼》,不僅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探索熱情還可以讓學生從中快樂地學習到美,達到主動學習、主動參與的目的。最終從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向新型的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確立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4.減去浮躁
“主課”作業過多、學習壓力過大可能是學生無法靜下心來上好美術課的客觀原因,再者,一般美術課大多在下午或第四節課,學生疲乏躁動不安也是正?,F象。這時候如果教師在課堂仍然采用厲聲呵斥的辦法這無異于冰山壓火山,學生浮躁的現象無法從根本上消除,也不利于教學的長遠發展,此時,教師可以采用迎合加鼓勵的策略。任何學生都是非常期望能被老師理解,正因如此,我便對他們說:“老師知道你們現在很累、壓力很大,可是如果你們現在戰勝自己,使自己把與高考無關的課都能上好,那你們將來肯定能夠戰勝一切,當一個常勝將軍,你們想嗎?”
5.減少些刻板與教條
藝術課原本是最讓人心動的。尤其是美術課,單一的欣賞內容,教師力求“活”而有趣,但千變萬化始終是一個欣賞,過分刻板、教條的課堂,學生的熱情自然不會持久,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心”找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對于藝術課他們也就開始走過場,或者浮躁……于是,一堂藝術課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習課或休閑課。
總之,美術教師要做一些更深入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學習。教師不要輕易地提出一種價值判斷,這樣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解釋過程中,學生的閱歷、審美趣味不同,解釋會帶有個人主觀性,這是很自然的,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真實地發表情緒感受。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湖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