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聯系的加強,合作已經成為世界主流,在高中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該提上議程。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方法,關鍵在于以學生為主,教師的引導為輔。實踐證明,合作學習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方法;交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高中生往往難以從容應對知識點非常之多、非常之難的高中數學,從而對數學失去了學習興趣,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這對高中數學來說是亟力解決的問題,在探討如何讓高中數學課堂更加吸引學生,更加讓學生容易學的問題上,本文擬就高中數學課堂中如何運用合作學習方法提出幾點建議。
一、在高中課堂中如何運用合作方法教學
1.轉換教師角色,以學生為主
高中數學極強的抽象性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和思維邏輯轉換能力。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往往形成一個定型,即:教師既是導演又是主角。在課堂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對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必須死記硬背,拼命做題訓練,才能在考試中拿到高分。而合作學習的方法是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以學生為主,以教師領導為輔,師生共同學習,共同參與。例如,一道應用題有不同的解題方法,教師可讓學生上講臺與老師一起講題,與同學和老師分享自己的見解和做題方法。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學生自豪感增強,樹立了的主人翁意識,激發了其他學生的榮譽感,還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
2.分組學習,做到人人參與
正如世上沒有相同的葉子。每一個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也不盡相同。合作學習要求在學習中要做到人人參與,相互合作。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例如,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小組之間可以相互出題考對方,解難題、興趣題,各小組之間可進行比賽。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師同時還要注意觀察小組中發言較少、參與較少的學生,可從旁進行監督和耐心的引導,但是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性格上的缺陷。
3.貼近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生處于一生的最重要時期,人的品格、素質大多是在這一時期塑造而成的。但是這一時期的學生往往容易產生叛逆心理,面對來自社會、學校、家長、自身的壓力,面對相對難學的數學,很容易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成績差的同學還可能會產生孤僻、自卑的心理。這對數學學習來說更不可取。數學學習本身就要求學習者要具備合作精神。例如,關于購物的題,老師舉例,如假設某某在超市購物,但是遇到了個難題,A超市和B超市搞優惠銷售活動,A超
市里的商品都打九五折,而B超市的優惠銷售活動是針對一次購
滿500元以上的顧客,以后在B超市購物可以享受九折的優惠。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如果你是某某,去哪家超市購物更便宜?這時候,這種生活化的問題就會勾起同學們的好奇心,使大家踴躍參與進來,這樣一來,便能創設出大家一起合作學習的氛圍。讓枯燥的數學知識學習轉化為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經驗,真正地達到
學以致用的目的。
4.師生交流合作
合作交流學習通常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有些教學教師引導
不當,會導致表面上熱鬧有余,但是沒有實際成效。比如,課堂討論交流很熱烈,但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顯著提高,這會使有些教師對合作學習表示懷疑。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對待學困生,是否應該由教師來負責。但是如果由教師負責,不小心即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并且有了師生交流卻少了學困生的與其他學生的
交流。
二、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對教育界的影響至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生活處處離不開合作,合作的學習方法不僅能改善數學的課堂教學的過程和方法的優化,有效地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增強生活經驗,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的各種需求。總的說來,在高中數學中積極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是提高教學效
率,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于衛東.高中數學教學改革反思[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9).
[2]錢建闊.優化高中生數學學習方式之探微[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7).
[3]張清明.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探索與思考[J].新課程:上旬刊,2011(6).
(作者單位 貴州省貴陽市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