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學要求“以學論教,教是為了促進學”,有效的教學體現在學生的有效學習和教師的有效教學。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現狀出發,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幾點見解。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興趣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共同活動。而中等職業學校,由于學生的特殊性,課堂教學更是充滿了復雜性。如何有效組織課堂教學,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是值得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下面簡單談談本人的幾點
看法。
一、要了解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知識結構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個體差異性很大,不了解學生的基礎很
難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在上課之前教師可向班主任詢問學生的中考成績和畢業情況,大概掌握學生的物理基礎,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并加以開發,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提高物理課堂
教學質量。
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把和諧師生關系帶進課堂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學習興趣不濃,更多的是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視學習為一種折磨。因此,作為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知識、飽滿的熱情,還要對學生進行感情投資。在課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把不愉快的情緒帶進課堂,在課堂上對學生多表揚、多鼓勵,使學生更加信賴我們,給我們積極反饋。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有時候學生作業情況不好,我走進教室,訓一頓之后再上課,自己是出氣了,學生在下面也安靜了,但思維遲鈍,發言不積極了,生怕一不小心回答錯了成了炮灰。相反,如果我們態度和藹,面帶笑容,學生就勇于發言,思維活躍。
三、正確對待學生的“插嘴”
職中學生不愛學習、喜歡調皮是普遍現象,而學生的“插嘴”更是課堂上師生交流的一種常見現象。有的教師認為這是“目無尊長”“破壞課堂紀律,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往往加以斥責、諷刺, 這有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面對如此的課堂情境,教師要善于發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例如在講庫侖定律時,有學生在下面插嘴:“這個我知道,在初中我們就做過用帶電玻璃棒吸引紙屑這個實驗,可是在這個實驗中紙屑上的電又從何而來呢?它所帶的電又有多大呢?”周圍的學生在他的帶動下也在議論紛紛,我當時就愣住了,原本準備好的說詞一下子咽到肚子里去了。想了想之后,我決定把這個話題放到課堂上來討論,全班學生都興致勃勃地參與到了這個話題的研究中,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愿望得到了滿足,并體驗到了探究活動的快樂。
四、借用直觀教具,將多媒體帶進課堂
物理學科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因此,教師要盡量給學生提供一些直觀的感性認識,充分利用實物、模型、聲音、動畫等把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起來,把抽象內容具體化、靜態內容動態化,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楞次定律》一節時,利用多媒體將磁鐵插進、拔出線圈的過程具體化,使磁通量的增大、減小以及感應電流的方向改變等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彌補了傳統教學中教師語言表達上的不足,使學生更容易領會知識內容。
五、簡化理論描述,挖掘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中等職業學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論型人才。在物理教學中過多的理論推導只會讓學生對物理課堂教學產生更多的反感。在物理教學中可盡量減少對理論的背誦,而采用一些對聯、口訣、謎語等來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如在講楞次定律的應用時,就可以用“來之去之,去之流之”或“增反減同”來概括整個定律的內容,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
知識。
總之,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的核心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主動學及會不會學,其有效和高效的真實標準在于能否建立起一個促使
所有學生參與學習、獲得發展的系統。怎樣提高物理課堂的有效
性,還需要我們教師仔細琢磨,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加以探索和
實踐。
(作者單位 江蘇省如東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