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是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的搖籃,而計算機作為學生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其教學顯得意義重大。本文從中職計算機教學實際出發,談幾點個人的觀點和認識。
一、組織探究活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探究活動重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指導作用,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中,自主探究實踐,收獲知識,提高能力。過去,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位置,大大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導致自學能力得不到提高、參與程度低下,所以,開展探究教學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行之有效的手段。例如,我開展了利用Word制作“與本專業相關的電子雜志”的探究課題,我給學生分配學習小組,引導小組成員自主討論研究方案,策劃研究方案,讓學生自由言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隨后總結討論探究結果,最后再小組互相交流,向大家展示自己小組總結的成果,相互探討,互相完善,共同進步,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拓展練習實踐的空間和時間,提高應用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抑制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將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為學生創設更多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體驗親身實踐的樂趣,領略學習的魅力,由原本膚淺的認識到對本質的認知,拓展思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對PowerPoint設置背景動畫時,教師不用面面俱到,要為學生留有思維空間,首先選定目標,然后點擊“動畫”選項卡,最后打開倒三角下拉選項菜單,教師講解到此就可以了,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問題的解決途徑有許多,教師不能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束縛學生思維的發展,要讓學生自由發揮,提高自主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再如,利用Excel 2007制表,教師只需要簡單地引導:可以單擊鼠標右鍵設置“單元格”,也可以從“開始”選項卡選中“單元格”進行操作。至于如何美化單元格、組合單元格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鍛煉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探究實踐意識,逐步總結完善知識體系,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
三、考核過程分層次,照顧到不同的學生
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次教學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素養,作為中專院校,應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建立不同級別的教學與考試制度。例如,目前我國的很多學校都組織學生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并與社會上開展的計算機水平考試相結合,采取標準化的上機考核與無紙化考試,注重考核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學生進行全面、公正、客觀的評價與評判。這種考試模式一方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較為真實地評價了學生的學習水平。由此可見,一種成功的考核評價體系,能夠適用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能夠給學生一個公正的評價,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階段性學習目標,促使他們朝既定方向而努力。此外,中專學校還可以建立“提前通過考試的學生可以免修計算機公共課,學分照常計算”的考試制度,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的時間和水平安排課程學習時間。
當然,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需要每一位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踏踏實實去鉆研、去創新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為培養創新型人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