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創新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實施創新教育,思想政治課教學責無旁貸。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施創新教育,應把握學科的特殊性,承認創新的層次性,面向全體。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創新教育;創新人格;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時代,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創新已成為一個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對國家發展和民族進步具有深遠意義。學科教學是達成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實施創新教育,思想政治課教學責無旁貸。下文就如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有效開展創新教育作粗淺探析,就教于大方。
一、激發學習興趣
1.注重內容的鮮活性。教材內容與現實總是存在著時間差,所以,教師要及時地補充鮮活的內容以激發興趣。教材限于篇幅難以詳列素材,教師可以適當補償,比如,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結構形式的思考過程,中國的幾次思想大解放,哲學史上的著名命題等。政治教材一綱一本,不切合地方實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研究一些地方生活素材,比如,可以用本地的荷花藝術節、風箏節等分析文化與經濟的相互交融,可以用本地企業因國外訂單縮水而陷于困境來分析經濟全球化。
2.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容易把學生帶入積極的思維狀態,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優化教學情境,改變以往課堂中死氣沉沉的氣氛,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智力、非智力因素。
3.增強課堂美感。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善于創造教學之美,用教學美感吸引學生。教師用生動幽默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惟妙惟肖的表情,對于學生來講是一種美的享受,會使學生產生對本門學科的愛好。課堂引入一些音樂、圖片、文學元素,特別是具有綜合特色的視頻材料,對于增強教學美感,發展學生興趣具有重要作用。
二、優化課堂氛圍
1.良好的課堂氛圍,是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前提和基礎。課堂情境要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點,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關系正常和諧,學生能產生滿意、愉快、互諒、互助等積極的態度和體驗。從認知的角度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容易引起學習興趣,更好地接受新知識,并在新知識的基礎上聯想、綜合、分析、推理,進行創造性學習。
2.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要求教師上課時要注意調控情緒,始終保持良好的授課心境,以飽滿的激情激活、感染學生的情感,從而渲染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消除抑制學生獨立思考的心理壓力,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問,并及時地進行表揚和鼓勵,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力。
三、培育創造性人格
創造性人格又稱創新人格,對個人的成才,對創造活動的成功和創造成果的產生能起導向作用、內在動力作用、長期堅持最終成功的作用。實施創新教育必須培育學生的創新人格,為創新提供人格支撐。創新的人格因素主要包括獨立生存的自信心、不進則退的進取心、百折不撓的堅韌心和胸懷社會的責任心。創新人格的特征集中體現為強烈的創新動機、執著的創新情感、頑強的創新意志、持久的創新毅力、勇敢的創新行為等。創新人格是創新活動的內在動力機制,是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個人心理層面的積淀,是創新能力形成的內在動力源。
1.培養懷疑精神。“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生敢于和善于提出問題是創新學習的前提。教育家陶行知說:“發明千千萬,起點一個問。”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設問的情境,提供設問的機會,把提問權更多地從教師處轉移到學生處,使學生逐步養成“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勇于討論問題”的好習慣。
2.培養合作能力。現在重要的創新活動已經很少靠個人單打獨斗,更多的是跨學科“集群”式的創新,沒有團隊精神,協同攻關,集思廣益,就很難產生很大的創新成果。特別是在學科交叉、技術集成、知識融合背景下,成就事業的關鍵在于群體力量。思想政治課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
3.培養實踐品格。皮亞杰說:“智慧的鮮花是開在手指尖上的。”創新來源于實踐。知行統一是政治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原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議一議、試一試”等小欄目,讓學生做一些社會調查報告。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調查、訪問等,通過自身的觀察和體驗,了解生活、熱愛生活、創造生活。
四、訓練創新思維
1.培養發散思維。在創新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努力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發散思維指從已知信息中產生大量變化的、獨特的新信息的一種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圍、不因循傳統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的特點。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努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開拓性、多維性,使思維遷移變通、引申發揮,從而達到思維創新的目的。
2.培養直覺思維。教師要注意知識之間、學科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種種聯系,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全面、完整,為孕育“靈感”的萌芽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可比知識,靈活運用各種比較方式和手段,讓學生學會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教師還應充分挖掘教材所蘊涵的深刻內容,如,教材中“想一想,議一議”等,讓學生即興回答,及時探究,以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
3.培養想象力。豐富的想象力是智力活動的翅膀,也是創新思維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縱觀古今中外的文明史,我們就會發現許多著名的發明家在成名之前,都是一些近乎癡迷的“幻想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鼓勵他們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想象,想象當時的背景,想象另一種結果,想象另一種方式,想象未來的圖景等等。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