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職業教育對信息化教學要求越來越高,Web2.0為服裝專業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探索構建基于Web2.0的中職服裝專業教學呈現方式,有利于教學多邊互動、專業信息共享,促進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合作化和研究化發展,形成師生間民主的教學氛圍。
關鍵詞:Web2.0;中職服裝專業;信息化教學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經濟發展和社會
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學習方式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世界各國普遍關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國民素質和增強國家創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作用?!督逃畔⒒臧l展規劃(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信息化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撐?!?/p>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服裝產業不斷升級,傳統中職教育中服裝專業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其傳授信息量小、手段落后、直觀性較差等因素,延展性教學活動難以生動展開,教學效果受限,遠不能滿足新時代學生學習知識、獲取信息的學習愿望。近幾年,
Web2.0風潮席卷全球,信息技術的新一輪革新已然到來。如果教者能將信息化Web2.0思想及其技術元素融入服裝專業教學的組織過程中,會大大激發學生服裝專業的學習興趣,提高專業教學的課堂效率,改變現場教學的呈現方式,創立新的多邊學習模式。
一、何謂Web2.0
Web2.0目前IT界對其尚無統一定義。Wiki百科全書認為,“Web2.0是對于感知到的World Wide Web正在進行的變化:WWW從網站的集合轉變為向終端用戶提供web應用的計算平臺的統稱?!逼鋵?,Web2.0并不是一個具體可見的某種事物或產品,它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一種信息化社會發展至今應運而生的思想。我們無法準確地給出Web2.0的定義,但可以說哪些是Web2.0,因此有人這樣總結: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
Wiki等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二、Web2.0核心思想對中職服裝專業教學呈現方式的影響
近年來,各中等職業學校都意識到要順應服裝產業的發展趨勢培養人才,著力于服裝專業內涵建設,實行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服務地方經濟。縱觀國內中職學校的服裝專業課程安排,容易出現兩種極端現象:一種是過于強調服裝款式設計、時裝手繪效果圖、服裝結構制圖等的專業基礎教育,學生專業基礎技能演練較多,但在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業制版和生產工藝流程方面的實踐能力則側重較少。相對地,另一種則是在服裝專業教學中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服裝工藝課程課時繁重。學生的縫制工藝水平提高了,但對服裝造型設計、服裝制版推擋、服裝生產管理、服裝終端營銷的綜合知識缺乏,整體專業素養不足。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這樣看似頗讓人費解的極端現象,但傳統教學有限的現場教學容
量,是導致中職服裝專業課程體系無法全面立體展開的重要因素。如何借力于現代信息技術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是每一個服裝專業老師面臨的一道思考題。筆者粗淺地歸納出Web2.0思想的一些特征,嘗試將其與服裝專業教學嫁接,重新定義教學活動中參與者的多邊角色。
1.人人參與
縱覽Web2.0的種種應用,不難發現Web2.0體現一個重要的理念:人人參與。這種“參與體系”把每個人的邊緣連接起來,利用用戶自身的力量來加強整體的力量。Web2.0的“參與體系”扮演著一個智能代理的作用,將網絡上的各個邊緣連接起來,同時充分利用了用戶自身的力量。每個人都是內容的提供者,信息傳遞不再是單向地從教師到學生。
在教學活動中,如何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變成主動參與到教師教學活動中來一直是個難點。曾任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首席科學家的科技顧問Seely Brown,在參加麻省理工學院(MIT)舉行的科技與教育會議時宣稱“教育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轉變,朝向更具參與性的學習形式發展。教師應考慮采用更有實證性和非正規的學習形式,而非拘泥于傳統單向的知識傳授方法。”教師在服裝專業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在線教學平臺創設更多的互動環節,由單一的師生互動向生生互動轉變,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做學習的真正主人。
2.共同協作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已經難以再獨闖天
下,團隊協作將智慧的閃光點聚合發熱。以團隊為中心,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創造的內容與內容之間以及個人匯聚的群體與群體之間,都以不同的自組織方式架構起來,各單位充分“動”起來,力量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爆發。Wikipedia(網絡百科全書),目錄式搜索引擎里的ODP(開放式目錄管理)思想,還有基于全文搜索引擎的“Answer-Service”問答服務平臺等等都是Web2.0中共同協作
思想的應用。
在服裝專業課教學中,也可以運用共同協作思想來加強學生
的創造性和團隊精神,尤其是設計類課程,共同協作更易于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團隊內部的交流討論,有利于個體思想間的碰撞,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起讓一個學生獨立完成某一個主題服裝設計,效率要高許多。因為在團隊里每個個體可以通過不斷自我反思和交流去創造有意識的自我,更能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
3.去權威化
相較傳統網絡,Web2.0時代的用戶對于網絡上的信息不再是“被閱讀”,而是成為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沒有了所謂的權威,多元化的思想得以快速發展,從而體現出一種“去權威化”的思想,“人”成了Web2.0的靈魂。
過去,傳統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某一個“權威”來進行的,比如,教學內容以教科書為權威,課堂組織以教師為權威,教學評價以高分為權威,等等。如今,Web2.0的“去權威化”思想極有可能會打破傳統學校中的身份等級。換言之,教師的角色革命即將到來,將從“知識的絕對權威”轉向“學習者的一員”。具體來說,教師通過技術支持幫助學生學習知識,讓學生在過程中動態地掌握知識。評價體系中的核心點發展為人的全面發展: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情感塑造等多方面全面評估,而不僅僅是針對分數進行量化評價,這樣的評價結果就會更客觀公正且更顯人性化。有鼓勵學生創新思維的課程,如服裝造型設計、服裝面料再造、服裝終端營銷等,這種評價體系更利于服裝專業教學民主化的開展,能大大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Web2.0技術支持下的中職服裝專業教學呈現方式
1.虛擬課堂教學
博客為師生互動提供了一個虛擬教學平臺,將現場課堂教學
的空間加以延伸。在技術層面上,博客支持圖像、視頻等多媒體資料的插入,提供PowerPoint演示文檔、Excel電子表格的鏈接下載,這些功能為教師提供了多方面的技術支持,使得虛擬課堂教學成
為可能。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博客中發布電子課件、輔助講義,布置拓展作業,提供相關的教學資源鏈接,甚至還可以在課堂以外的地方錄制教學視頻用以遠程教學。學生則通過教學博客獲取與課程有關的信息進行課下學習,不再受時間、地域的空間限制。
中職教學學段制使得專業課課堂教學課時有限,知識點無法
過多深入開展。筆者曾嘗試實踐虛擬課堂教學,在中職二年級的服裝結構制圖課程中應用教學博客,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幫助學生多維度思考知識點。服裝結構制圖傳統教法是教師畫一步,學生畫一步,費時費力,學生只是一味地模仿制圖,未能真正地理解服裝結構,更談不上在基礎型上靈活變化款式。在講授服裝原型章節,筆者用Flash將服裝原型的制圖步驟一一說明,并將此Flash課件上傳至教學博客作為課前預習資料。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反應明顯加快,課堂效率顯著提高。同時,筆者在教學博客中插入服裝原型立體制作的視頻,作為課后知識拓展,旨在通過立體制作幫助學生完成二維思維向三維思維的轉換。原先筆者只是想拓寬中職學生的眼界,沒想到很多學生看完此視頻后,紛紛動手用坯布跟著完成了原型,并對省道合并有了第一次的直觀認識,為之后學習省道轉移做了良好的鋪墊。
2.在線互動平臺
維基(Wiki)是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Wiki站點可以讓任一訪問者維護,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探討。從本質上講,Wiki是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讓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方式,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
助工具。Web2.0思想的另一個應用較廣泛的技術是RSS,即Really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簡易的聚合。簡單來說,RSS就是一種簡單的信息發布和傳遞的方式,使得一個網站可以方便地調用
其他提供RSS訂閱服務的網站內容,從而形成“信息聚合”,讓網站發布的內容在更大的范圍內傳播。
基于這兩種信息新技術,筆者試想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一個用
于服裝專業教學的在線交互學習平臺,以幫助學生拓寬專業知識
面,啟發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探尋和思考中掌握知識點。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明顯感覺到,現場教學由于課程和課時的限制性使得學生知識點掌握較零散,跨學科的知識整合能力較弱,即使筆者在教學中努力幫助學生遷移知識點,但學生舊知的遺忘明顯,導致最終學生的專業知識構建不夠理想。如果能借助在線交互學習平臺,則能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主動鏈接舊知中的相關交叉點,自我完善專業知識體系。比如,在服裝設計教學中對“建筑風”服裝設計風格的闡述,通常借助典型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其定義和特點,但學生在課堂上對圖片的簡短賞析并不能真正理解,也不會主動聯系服裝材料學、服裝結構學的相關知識展開學習。在線交互學習平臺上,教師則可以提供相關專業領域網站,不僅僅是服裝領域,也包括其他裝飾設計、建筑設計等涉及“建筑風”的信息,如網上的博客、論壇、視頻、圖片等資源的Feed收集起來,通過分析、分類用在線交互學習平臺的RSS閱讀器模塊聚合起來,提供給學生在線閱讀學習。同時,各種信息中所涉及的材料學、結構學、人體工學等等的知識點,亦可通過超鏈接連接起來,擴充學生的信息量。此外,學生使用在線交互學習平臺的Wiki知識庫模塊可以自行編輯或評論如“建筑風”等專業詞條。教師也可以用Wiki來進行團隊內的知識管理,用項目進度、任務條來進行教學工作管理,用完全Web2.0的方式來管理自己的學習團隊。
3.社交模式討論
SNS(SocialNetworkSoftware),即社會性網絡軟件,依據六度分割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拓展自己的人脈。并且無限擴張自己的人脈,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
受到這一技術的啟發,筆者認為可以在服裝專業課堂教學以外建立一個以好友關系為核心的SNS社交平臺,可以跨年級將服裝專業學生連接起來,建立學習交流圈。在這個交流圈中,好友們一起探討服裝專業知識、討論感興趣的服裝話題、分享服裝專業學習心得。服裝專業課老師建立興趣小組,服裝專業師生加入該組,甚至通過SNS把對服裝專業感興趣的朋友也吸引進來。大家可以就自己在服裝專業的知識空白點提問,圈內積極交流,提升知識層次。這樣的SNS社交平臺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學習的民主氣氛自然就會形成。此外,通過SNS建立的人脈,也可以幫助在校生從畢業生那里獲取行業發展的新信息,幫助在校生在校期間明確學習目標,對自身的就業遠景做合理規劃。
Web2.0只是一個代號,其思想內涵將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斷擴大,但無論如何發展,它的思想核心不會變,那就是以用戶為中心,強調用戶間的互動與合作并將合作的結果與其他用戶共
享。這一思想也將給中職服裝專業帶來更多教學思維、方法、手段的變革,促進學習的個性化、合作化和研究化的深入,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孫茜.Web2.0的含義、特征與應用研究[J].現代情報,2006(2):69-74.
[2]全面解讀Web2.0[2007-02-11].http://homepage.yesky.com/300/2295800.shtml.
[3]用Web2.0改良教育學習應更具參與性.http://tech.sina.com.cn/i/2006-12-07/10431276582.shtml.2007-02-12.
[4]阮征,徐曉昕,鄒晨.Web2.0動態網站開發:PHP技術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07-2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