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村的大多數中學生來說,地理是一門很乏味的學科。怎樣將這些枯燥、乏味的數字、地理名稱變得生動而有趣?我在教學中想了好些辦法。
一、廬山沒有爸爸高
地球的半徑有兩個:一個是赤道半徑,6378.1千米;另一個是極地半徑,6356.8千米。如右圖,a就是赤道半徑,b是極地半徑。考試的時候,學生始終記不住這兩個數據,要么暫時記住了,過了一段時間又忘了。地球是個兩極稍扁、中間略鼓的球體,赤道半徑是比極地半徑大的,這一點學生都知道。為了幫學生記住這兩個數據,我給他們想了個辦法,編了句口訣:廬山沒有爸爸高,廬山齊爸腰(6378.1),雖說它不高,但廬山無路爬(6356.8)。這樣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再考試的時候,沒有一個會做錯。
二、巧記簡稱
我們國家有五個省有兩個簡稱,在考試的時候,學生不是記不住就是記不全,怎么辦呢?我給他們編了一句話,他們不僅記得住,而且記得全。這句話是:有一個叫甘隴(甘、隴)的人,打著一把錢(黔)很貴(貴)的晴(秦)雨傘(陜),站在云顛(云、滇)吃川薯(川、蜀),川薯是啥呀?川薯就是四川的紅苕。
學生在哈哈大笑的氣氛中,輕松愉快地就記住了。
(作者單位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菱角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