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所以賞罰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手段。無論是賞、夸獎,還是罰、批評,都不僅僅是一種教育的手段,更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改進獎勵教育和批評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教育更有成果,教學效率也更高。
關鍵詞:體育教育;賞;表揚;罰;批評;技巧
高中體育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技能、技巧,能夠有效地進行體育鍛煉,強健體魄。與此同時,讓他們接受體育精神的熏陶,了解體育精神,從而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頑強的身心適應能力,能自覺規范自我行為,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以及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可謂益處良多,所以,我們既應重視體育教學,又應該重視教學的技巧性。
筆者就從事多年的體育教育的經驗和積累,在文中探討了對高中生進行賞與罰的一些技巧和策略,以拋磚引玉。只是希望賞罰的這種藝術手段,能夠使我們的教育工作最優化。
一、賞要大,罰要小
大多數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們,鼓勵和表揚更容易被學生接
受,他們受到表揚之后,整個人都會變得自信、積極,能夠產生參與學習的強烈欲望。所以,我們要把表揚放大,讓它成為一種榜樣,一面旗幟。讓其他沒有受到表揚的學生,能夠感受到這種賞的榮耀
感,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這方面的感情需要,同時希望得到滿足。這樣,可以激發他們想要得到表揚的欲望,從而更加努力、向上。
與表揚相對立的,就是批評。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應該多鼓勵學生,多表揚他們,從而促使他們大膽地想象和創新。因為,批評如若使用不當,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反感,情緒低落,恐懼,缺乏自信心,對師生之間的信任感的建立也是很不利的。但是,對于高中生來說,一味地夸獎,不對他們的錯誤進行追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會帶來很嚴重的后果,讓他們變得更肆無忌憚。罰,在教育的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我們可以盡可能地將它縮小,在批評教育的過程中,軟硬兼施,既能夠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又不至于引起他們的反感。
二、賞要明,罰要暗
表揚的一定是好的行為,可以為人表率的。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其他同學面前受到表揚,沉浸在他們羨慕的目光里,顯得無比滿足和自豪。值得表揚的人或事,老師應該點名,當眾進行獎賞,使學生渴望被羨慕的心理得到滿足。而批評則恰恰相反,沒有一個學生愿意在同齡人面前丟臉,所以,責罰一定要在私底下進行,這樣不僅能夠照顧到他們的自尊心,還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即使是想讓更多的人都以此為警戒,也應該注意語氣的婉轉,或是一種暗示的方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要比當眾批評學生效果要好
得多。
三、賞要及時,罰要適時
一般情況下,表揚應及時。就像我們上體育課時進行長跑一
樣,一開始領先的那個同學,如果沒有人在一旁加油打氣,為他的優秀表現吶喊助威,那么,我想他跑一會就會覺得無趣,覺得沒有動力,最后冠軍就不知會花落誰家了。同樣,如果同學們做了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情,本來興高采烈,以為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可是老師卻無動于衷,就會使學生情緒低落。就算事后進行了獎賞,也不會比那時候就夸獎他,更讓他高興。
懲罰則相反,一件錯事,也許會是無心之失,我們要留給學生時間,讓他們自己反省,如果他們能夠自己主動承認錯誤,那要比批評他們效果來得更好。如果學生沒有主動承認,那我們就應該找合適的時間,以一種談話的方式,慢慢滲透,讓學生明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師對于學生的批評應是善意的,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是為了他好,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四、賞要藝術,罰要嚴肅
表揚,既要正確地使用,也要講究藝術性。表揚要恰當,要大氣,讓學生覺得,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公正公平的,要保持學生對老師評定對錯的信任感。同時,讓學生養成不以善小而不為的精
神。表揚的言語既不要夸大其詞,又不要顯得無足輕重,無論是天平的指針向哪一邊偏得多了,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健康的影響。
批評也是一樣,不能言過其實,不然就會對學生造成一種心理上的壓抑感,甚至會對老師產生反感,對學習產生厭惡之情,以后想要補救,就會難上加難。批評不同于表揚,批評時要求老師態度要嚴肅,要讓學生從心理上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以惡小而為
之。但是嚴肅中也要不失教師的慈愛,不要因為一點小錯,就讓學生的心理蒙受陰影,這會讓他們以后做事變得畏首畏尾,無疑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同時也對老師產生畏懼,不敢表露自己的心聲。
總之,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嘗試采用不同的賞罰方法,正確地使用表揚和批評這兩把雙刃劍。能夠讓學生真正地明白是非對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真正地能夠體會到: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通過老師的表揚和批評,明白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產生強烈的榮辱感和羞恥感,以激勵他們日后更好地去發揚自己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取得更加優異的學習成績。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車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