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揖別,地球產生了人類。原始的勞動促進了人類自身的進化,幫助人類提高心智、豐富情感、積累財富,在社會發(fā)展的漫長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勞動史,是勞動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人類也從遠古走到了今天。
作為當今社會上的普通勞動者——教師,其工作就具有自身
的特點,教學是用語言播種知識、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學生的過程,這就是教師平凡而崇高的工作崗位?!皞鞯朗跇I(yè)解惑”是教師的職責。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從教數十年來,在工作中收獲了以下四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的勞動具有復雜性
受教育者是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青少年的成長包括遺傳、環(huán)境、教育和主觀能動性的內在因素,任何一方面的疏忽,都會給人的成長、進步帶來影響,它們是既制約又促進的關系。教育的目的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還要發(fā)展他們的智力、能力,尤其是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際操作的能力。教師勞動的復雜性也是由教育過程、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復雜性所決定的。
二、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具有創(chuàng)造性
教師不能做無聲教材的傳聲筒,為使學生易于理解、接受知識,教師需要調動、整合多方面的資源,對講授的內容進行深度的加工,并采用現代化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同時,時代在向前發(fā)展,知識更新迅速,這就要求教師自身要與時俱進。再有,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千變萬化,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的個性特點,這就更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創(chuàng)造性的理性思維。
三、教師的勞動具有示范性
與其說教師是在運用教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去指導學生學習知識,不如說教師是在運用自身知識、技能、世界觀和思想情感去教育和感化學生,是教師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教師的勞動示范性還包含在教學過程中用語言、儀表、動作、激情來展示教學內容,“為人師表”也就是說教師的知識傳授、言談舉止、求知精神、思維方式都對學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為青少年極富于模仿和接受暗示。
四、教師勞動培養(yǎng)的人才具有長期性
正如古代思想家管仲所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生之計,莫如樹人。”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勞動的成效,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檢驗。一個學生在某個成長階段,能使某些成效得到證實,但人才成長和教育的效應,最終是在一個人走上社會、參加工作實踐以后,才逐漸顯現出來的,也說明人才培養(yǎng)的周期十分漫長。教師的教育效應在人的一生成長的過程中都將發(fā)揮重要作用,教師的工作在今朝,卻在建設祖國未來中產生影響,教師的教學在講臺,成就卻在祖國明天的四面
八方。
驀然回首,從事教學生涯已有數十年的時光,曾經有許多自豪和溫馨的回憶,我把它珍藏在心底,成為記憶中的風景。我更關注的是:眼前一片正在耕耘、栽培、澆灌的園地,付出的是辛勞,收獲的是幸福,樂在其中?。〈蠛M顺钡臅r候,總把五彩貝殼留給沙灘,作為饋贈,每當教師節(jié)或新年來臨之際,在一張張小小的賀卡上,寄托著學生誠摯的祝福,那些溫暖的話語,就是對我心靈最大的慰藉!我體會到:勞動是快樂生活的源泉,勞動是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起點,勞動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陰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