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中,善于聆聽是一個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之一,也是人際交往成功的秘訣。聆聽能力包括對語音的辨析能力、對語義的理解能力以及對話語要點的記憶能力。
關鍵詞:聆聽;辨析;理解;記憶
據說古希臘時期,有一位年輕人去向哲人蘇格拉底請教演講術,為炫耀自己,年輕人滔滔不絕地說了許多話,結果蘇格拉底叫他交納雙倍的學費,理由是:因為我應該教會你兩門功課,一門是怎樣閉嘴,另一門才是怎樣演講。可見,不善聆聽的人要講好話是不可能的。
那么,何謂聆聽?簡而言之,就是設身處地地聽。指除了用耳朵去聽之外,還要運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對方的動作和表情,運用自己的心為對方作設身處地地考慮,以及運用自己的大腦去研判對
方話語背后的動機,就是用心和腦去聽。不但在聽,而且在努力理解講話者所說的內容。所以,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用心和腦去聽、去理解他,這種眼到、心到、腦到的聽,我們才稱為聆聽。
莎士比亞曾說過:“你的耳朵可以傾聽所有人的談話,但你的聲音僅能給少數人而已。”聆聽是熟悉環境的重要途徑,當你成為一個善于聆聽的溝通對象時,你會更清楚地了解周圍的人群和環
境,這能幫助你采取更恰當的言行。聆聽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和認可,當你專心致志地聆聽對方講話時,他一定感覺你是懂得尊重和欣賞他的人,這種感覺非常強烈地促使他對你產生信賴感,甚至無條件地接受你。
因此,聆聽能力的培養是生活的需要,學會聆聽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交流和溝通,還能提升讀寫能力、推動思維的發展。具體說來,聆聽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語音的辨析能力
主要是聽清音節、語流、語氣,做到因音求義。要做到這一點,除熟悉普通話的語音規范外,還應熟悉各地方音的特殊規則,以河津方言為例,普通話發“j”的音方言都發“zh”,如“雞”方言讀“zh”;發“lu”的音節方言都發“lou”,如,走路,露珠等。
聽話時,還要把握語氣的變化,通過聲音的快慢、強弱、高低、虛實,理解內在感情的色彩和分量。例如,遇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高聲招呼:“你好!”表示熱烈的感情;對一般人見面說:“你好!”聲音低抑,表示一種應酬;而仇人相見,從牙縫中擠出一句:“你好!”其實不懷好意。
二、對語義的理解能力
對語詞、語句、句群以及整個講話意義的理解是聽話能力的核心。要能聽清說話者的大致內容及關鍵詞語,力求準確、完整地理解,對語句重音有辨別能力。因為語句重音是體現語句目的的重要手段,重音不同,語句目的也不同。如:(1)我在看電視——(目的是“誰在看電視”);(2)我在看電視——(目的是“看什么”);(3)我在看電視——(目的是“在干什么”)。
另外,漢語中諧音的妙用也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著名作家冰心晚年深居簡出,但她筆耕不輟。有一天,和冰心一起在美國留學的美籍華人學者,到冰心家里拜訪。老朋友見面都非常激動,又聊天又合影,有人還送給她一只精美的玻璃牛,冰心笑著說:“能寫什么大作?我只是寫一些回憶性的文章,我在家坐以待“幣”呢。她的朋友們聽了滿臉疑惑,非常不解。冰心笑著解釋道:“你們知道中國有句成語叫‘坐以待斃’,我所說的是坐以待‘幣’這個是人民幣的‘幣’。我的意思是說我在家里寫稿等待人家給我寄稿費,坐在這兒等人民幣來呢。”冰心老人利用諧音制造了幽默的效果,客人們聽了冰心老人的話,不禁哈哈大笑。
此外,聽話的過程中,注意細聽,仔細分辨。例如,過去有一個普通職員去外地出差,他想要乘飛機,但是又害怕經理不給報銷,于是想了個辦法,他給經理發了一封電報:“有機可乘,乘否?”經理看了電報后,他以為是生意上的“機”就回電說:“可乘就乘。”職員出差回來報銷時,經理不給報銷飛機票,說是按規定不能報。于是這位職員拿出給他的電報,經理看了特別無奈,只好硬著頭皮給他報銷了。文中使用了一語雙關,“有機可乘”的“機”本來是“機會的意思”,而這位職員巧用這個“機”,為自己報銷機票提供了機會。他把機會的“機”當成了飛機的“機”,讓經理上當了。
再者,談話有一定的前提,往往牽涉一些復雜的背景,因此,看似簡單的話語,可能蘊含著復雜的內容,它存在于說話者或受話者的經驗或知識之中。所以,在聽的時候,一定要設身處地地用心去聽,理解其含義,否則就會落入別人的圈套。例如,周恩來是我國著名的外交家。他曾經在北京的記者招待會上,介紹了中國經濟建設的成就以及我國的外交政策之后,他謙和地請記者們提問題,一位西方記者急不可待地站了起來,結結巴巴地說:“請問總理先生,中國可有妓女?”總理聽出了這一句話的目的,坦然自若,雙眼盯住這位記者,思索了一下,正色回答:“有。”這一問一答,引起了全場的騷動,緊接著總理說:“在中國的臺灣省。”語音剛落,全場響起了一陣掌聲,記者們十分佩服總理的聰明才智。周總理有一雙會聽話的耳朵,聽出了弦外之音;總理又答非所問,巧妙地應對了記者刁難性的發問。
三、記住話語要點的能力
聽別人說話,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字不差地全記下來,應記住主要內容。要做到這一點,聽話時就要不斷地漏掉重復或模糊的信息,而主要記那些關鍵詞語,特別是人名、地名、時間、重要數字以及事情的主要情節、規律性的認識和重要的結論,否則只會記住前面的,丟了后面的,最后一無所獲。
總之,善于聆聽是一個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之一,也是人際交往成功的秘訣。在試圖讓對方了解自己或自己去了解別人時,為了讓交往對象對自己產生興趣與好感時,就必須學會善于聆聽。聽懂說話者想說的話;聽懂說話者想說沒有說出的話;聽懂說話者想說沒有說出來,要你說出來的話。
參考文獻:
[1]楊誠.職業漢語實訓,科學出版社,2009-07.
[2]文若愚.語言常識全知道,中國華僑出版社,2011-05.
(作者單位 山西省河津市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