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案一體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隨之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通過課堂教學實踐,總結了“教學案一體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并提出了改進的措施和策略。
關鍵詞:教學案;問題;策略
課堂教學設計是對課堂的安排或策劃,是一種預設。良好的課堂教學設計,能使我們的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從而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各地導學案學習的引導下,本著推進有效教學的目的,我們學校2008級實行了“教學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四年的“教學案一體化”的實施中,我校的課堂都是以“教學案”為媒介進行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但由于理念和經驗的限制,課堂中存在不少誤區,學校推行的“六要點”教學法理念得不到充分實現。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學案一體化”教學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師并未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存在新瓶裝舊酒的現象
“教學案一體化”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不僅是教學方式的轉變,同時更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教師、學生課堂角色的轉變。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有些教師被迫放棄了傳統的“教師備課—課堂講授—學生聽課—課下練習”模式,但是并未完全接受“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只是出于各方面考慮被迫采用了教學案教學方式。在課堂中仍然是新瓶裝舊酒,學生活動流于形式,課堂仍然采用講授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發揮。在公開課、研究課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效果非常好,但平時的教學中就穿新鞋走老路。
而另有一部分教師為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就忽視了
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上教師成了旁觀者。學生上課進行預習、討論,然后小組選派代表進行答案展示,整堂課教師沒有板書,學生對這節課只能說出一些零零散散的知識點,根本上缺乏對教材內
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學生吃的都是夾生飯。
2.學案編寫不到位,成為習題集或教輔書
教學案應該是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途徑,而習題則是檢
測學生學習成果的手段。因此,習題可以是學案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不應該成為全部。但有些教師認為“教學案”就是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所以,他們在設計“教學案”時沒有經過精心設計,只是把教材以問題、習題、知識點等羅列在一起,認為這就是“教
學案”。
3.教學案的編寫整齊劃一,體現不出任何的層次感和個性化
教學案的編寫應該根據不同的年級、班級和學情,設計出適合不同層次學生使用的學案,讓優秀生感到挑戰,中等生得到激勵,后進生看到希望,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并學有所得。但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通過集體備課后形成的教學案,同一學科同一年級所有的班級都是一模一樣
的。缺少了教師的自主備課,用起來很不方便,另外,對學生的層次體現的不到位,導致優秀生感覺太簡單出現吃不飽,而后進生卻感到吃力,教學的進度就受到很大影響。
4.教學案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環節落實不到位
教學案教學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因此,學案中“小組合作學習”環節應該作為一個重要環節呈現。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合作學習幾乎成了優秀生的陣地,他們的反應速度快,理解快,在學習中急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其他同學喪失了自主思考的機會,并且造成了依賴。而合作學習變成了一種擺設,并沒有實現互幫互助合作學習的要求。
二、改進高中物理“教學案一體化”教學的策略
教學案教學模式的應用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相關要求,但如果希望“教學案一體化”教學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就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主體,讓教師成為
主導
“教學案一體化”提倡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課前和課中對教師給予的學案的預習和思考提出相應的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展開相應的討論,通過討論對新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深入了解,從而掌握知識。這個過程是一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過程,尤其是對于教師而言更是如此,從教育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這一基本要求出發,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學生的參與和討論,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方式進行啟迪。在教學案教學中,教師在宏觀上起著引導和指引的作用,通過教學案教學模式的運用使學生對高中物理課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自覺地成為學習的主體。
例如,在《生活中的圓周運動》一節中,通過雜技節目“水流星”引入新課,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水流星”表演中,杯子中的水沒有溢出?是不是任何情況下水都不會溢出?達到什么條件水才能不溢出?水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既有情景的引入,又有一系列的問題的指引,激發學生探知的欲望,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展開小組討論,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突顯教師的主導作用。
2.科學設計教學案的結構和欄目,體現出層次性
一份好的教學案,必須要有好的結構和欄目。教學案是課堂的預設,要使預設與生成達到很好的統一,教師必須根據本節要學習的內容設計符合學情的教學案欄目。發給學生的教學案,都是教師的教案,然后從教案出學案,達到教與學的統一。教學案欄目除了傳統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知識回顧、知識結構等欄目外,還可添加與小組合作學習有關的欄目,像小組討論、探究,教師點撥、教師(學生)反思等,給學生的自主學習、討論、合作學習留下充足的空間。在題目或問題的設計中,體現出層次性。
3.高度重視隨堂檢測,關注學困生
在使用“教學案一體化”過程中,每節課都要進行隨堂檢測,檢測的內容可以是這節課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一道習題,也可以是教學案中的一道例題,總之要能反應本節課的重難點,課堂的最后幾分鐘一定留給學生做當堂檢測。隨堂檢測是指對全體學生當堂達標情況的全面檢查,可采用口頭測試、書面測試等形式,可以是快速問答、多媒體小檢測、小組討論等。可當堂給出答案,也可收取批改,要多關注及重點輔導存在問題的學生,并根據學生答題時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矯正,使其達標。
4.精心打造教學共同體
為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六要點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創新、時效、活力”,打造有效課堂。這其中給學生自主的時間多了,學生小組討論的時間也多了,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在學習小組的構建中,注意小組內成員的搭配,設置合理的小組安排,無論是同質異構還是異質同構的成員搭配,都需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上課回答問題的規范,如何回答問題,如何進行小組展示,如何傾聽,如何進行小組評價等等,所以,這些學習不但是學生的成長也是教師的成長,教師學會發揮主導作用,調控課堂。
綜上所述,教學案教學中的問題和對策是通過教學實踐引發
的一些思考,與大家共勉。
參考文獻:
[1]劉俊敏.編寫學案需要注意的三個關系[J].現代農村科技,2009(10):44.
[2]王步勇.對“教學案一體化”之淺見[J].教學與管理,2002(19):39.
[3]陸建源.“一體化教學案”的編寫探究[J].教師論壇,2007(6):15-17.
(作者單位 魯東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山東省諸城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