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語文創新教學的現狀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所接觸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創新成了人們改變社會和提高經濟發展的重要技能。創新教育的目標應該定位在以培養學生基礎創造素質、發展學生的能力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到學習創作中,這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教師大多只是采取滿堂灌的形式,不能把語文知識的傳授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受到壓制,從而使學生失去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做好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是現今廣大教師的首要任務。
二、完善初中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
1.改變教學觀念,大膽創新
在以前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大多都是一味地講,而學生只是一味地聽,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并且所有練習和答案都是教師說了算。這樣做不僅抹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了興趣,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改變教學觀念,大膽創新,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動腦,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并且引導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上大膽嘗試,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調動,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
2.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只有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具備濃厚的興趣,才會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巧設疑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精神高度集中地進行語文學習。除此之外,在課堂上教師要和學生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通過有效的溝通來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通過多角度的思考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學生一旦對認識對象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必須理解掌握的傾向,學習就會十分主動和輕松,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運用有利于學生創新的課堂語言
所謂課堂語文,主要包括肢體語言和文字語言兩類,課堂語言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工具,學生在課堂上要采用鼓勵、肯定和贊揚的話語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踴躍參與到課堂的提問中來。教師要讓學生把課堂學習當作一種樂趣。教師運用有利于學生創新的課堂語言,可以使學生在和教師的不斷互動中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解決平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果在課堂中教師采取指令性的話語,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壓抑,被動地接受知識,從而降低了他們學習語文的效率。
4.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改變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一位學生都占有一個角色,并且有各自的分工。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才可以有效地開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在以前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大多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當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卻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通過相互間的合作,積極發言,取長補短,不斷彌補自身學習的不足,還可以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自身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的開發。
5.挖掘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發散性思維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應該加強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并且總結出多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案,要幫助學生打破以往傳統的單向思維模式,讓學生靈活多變地思考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羚羊木雕》一課的時候,首先應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再讓學生分別站在不同角度去分析文章的任務。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并對學生發表的見解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從而更加有目的地去強化自身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6.營造輕松愉快、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氛圍
有些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學習中會存在一定的焦慮感和恐懼感,害怕自己說錯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質疑和批評。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給每一位學生自我展現的機會,要創造條件給內向和膽怯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見解。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懷和尊重,才可以釋放自己的身心,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誤,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這樣才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做好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應該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大膽創新,運用有利于學生創新的課堂語言,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和思考,樹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營造輕松愉快、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氛圍,可以使學生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成為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曉燕.初中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德宏教育學院學報,2001(1).
[2]葉淑容.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探討[J].考試周刊,2009(29).
[3]曲桂金.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0(16).
[4]張彩云.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7).
[5]高玉珍.初中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交流版,2010(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湖濱新城皂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