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是語文的“半壁江山”,地位不容小覷。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作文是一個難啃的“大骨頭”,僅有教師的重視和辛勤付出還不足以解決作文尷尬的境況,必須充分重視對學生寫作主體性的培養,從源頭著手抓起。
關鍵詞:寫作;學生主體性;興趣;觀念;轉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而目前作文教學的普遍現狀是學生對寫作有畏難情緒和厭倦心理。那么,怎樣才能轉變這種境況呢?怎樣才能實現學生對作文的態度由被動到主動、由怕到愛的轉變,真正體現作文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目呢?我想,充分調動并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去發現生活、感受生活是作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高中生寫作主體性的認識
在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很強的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會從自身的興趣、需要、情感態度出發選擇寫作內容,對掌握的信息進行重新組合。學生個體差異非常明顯,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水平和心理年齡特點等制約著整個作文教學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明確學生才是作文教學的“主人”,要把教學重點從研究“教師怎樣教”轉移到研究“學生怎樣學”的層面,不能固守舊的教學傳統。教師要想改變作文目前不樂觀的現狀,首先必須研究學情,弄明白問題的癥結在哪里,然后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進行教法研究,深入學生做大量的調研工作,摸索出適合本班學生的作文教學方法。基于這樣理性的認識,作文教學首先就擁有了一個利于學生寫作的良好環境。
二、積極探索,加強對高中生寫作主體性的培養
高中生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也擁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所以高中生的作文要擺脫低級的模仿,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并從中去發現屬于自己的東西,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擁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生活和情感體驗。那么,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運用下幾種方式去培養學生寫作主體性。
(一)培養興趣,給學生自由的寫作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賴于興趣。”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要給學生自由的寫作空間,給學生自由表達對生活感悟的權利。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一些途徑去做:
1.積累素材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的素材,從而改變學生寫作素材陳舊的狀況,讓學生從寫作時的搜腸刮肚到隨手拈來,促進學生表達的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堅持寫周記
讓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就是要經常寫,讓他留意身邊的人和事,隨心而寫,不受約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有什么就寫什么,及時地寫下所見所感所思。這樣既可以練筆,又可以為作文積累素材。
3.作文的要求因人而異
學生個體是千差萬別的,學生的知識、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對語言的運用能力都不盡相同,對寫作水平高的學生可以高要求,嚴標準;對水平低的學生可以適當寬容,降低要求,這樣可以保護和鼓勵每個學生的寫作熱情。
4.訓練形式的多樣化
教師應該在作文教學方法上圍繞“學生主體”的理念做一些改革,盡可能地做到作文訓練方式靈活多樣,讓學生的思維受到刺激,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教無定法”,任何作文訓練模式都應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寫作成為學生的主動選擇。
(二)大膽嘗試,關注作文寫作中的主體性
教師要大膽嘗試,勇于把寫作權交給學生,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在作文教學中可以嘗試做一些改變,比如盡量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有時代感的話題,或干脆讓學生自由命題。一個好的作文題目會讓學生產生一種不吐不快的沖動。同時我們可在寫作的方式上大膽嘗試,丟掉一些束縛學生的條條框框,充分尊重學生的表達權利。平時的訓練不可急功近利,對學生寫作中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思想要不吝惜表揚,對那些稚嫩的、甚至消極的思想,也要給予理解和包容。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一定要保持一個平和、寬容的心態,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去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三)敢于放手,重視作文講評的主體性
教師歷來都很重視作文講評,但我們所做的只是教師單方面的事情,用心的批改、精心的備課、激情的點評,而學生只有聽的份而沒有評的份,作文是學生的作文,而教師卻包攬了學生的活,忽視了他們的主體地位。比如,建立作文評改小組,作文評改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評判作文的優劣,也是為了引發學生的自我反思,培養自我評改的能力。建立作文評改小組,引導學生參與作文評改是對傳統作文評改方式的補充,引導學生參加作文評改活動,使他們明了作文該怎樣寫、怎么評、怎么改,這是作文教學的民主化。同時還可利用教室的空余處展示優秀作文,美文共賞析,同時鼓勵學生找毛病;或將典型作文印發給全體學生,讓學生一起學習優點,修改不足,這樣誘導啟發,使學生作文的主體性日益凸現出來。作文講評出現根本性變化,它不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全體參與的事情,在師生互動的講評中提高,在提高中進行有效地講評。
總之,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是作文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善于凸現主體,相信主體內在的潛力,把寫作主體定位為知識的主動探究者,讓他們自己去觀察體驗生活、發現生活、抒寫生活,做寫作的主動者。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教育碩士〉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