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業困難群體的范圍
由于困難群體的形成和其勞動就業問題的產生是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進程不斷演變而形成的,因此,困難群體及其勞動就業問題也是處于發展變動之中的。到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下崗職工大量涌現,成為困難就業群體。目前,國家對困難就業群體尚無統一界定。但從勞動就業工作實際情況看,現階段困難就業群體主要有以下幾種:(1)殘疾人群體。(2)大齡下崗職工人群。(3)城市郊區占地農轉非群體。(4)勞改、勞教釋放人員群體。(5)零就業家庭。(6)特困家庭:a.夫妻雙方下崗失業;b.一戶兩代下崗失業;c.撫養未成年子女的單親家庭。(7)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且失業1年以上的城鎮其他失業人員。
二、就業困難群體的特征
就業困難群體的形成與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的加速調整,勞動者技能與現有就業崗位出現結構性矛盾有著必然聯系,但勞動者年齡偏大、技能偏低、就業信心不足、勞動力市場信息不暢通,特別是缺乏及時正確的職業指導也是影響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的重要因素。
歸納困難群體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就業觀念落后,意識陳舊,很難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就業形勢;(2)就業或創業信心不足,如勞改、勞教釋放人員,普遍認為自己犯過罪,有前科,受社會歧視。(3)文化程度偏低。(4)技能素質較差。在困難群體中,受過專門技能訓練的很少,使得他們很難適應新時期就業崗位的技能需求。(5)部分困難群體年齡偏大,很難在同等條件下與年輕人競爭。
三、職業指導的內涵
職業指導是為求職者就業、就業穩定、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詢、指導及幫助的過程。有效地幫助求職者實現就業是職業指導人員首要的工作目標,也是最基本的工作目標,幫助就業的目標,還不能解決求職者、勞動者的客觀需求,由于不能適應崗位要求,或難于融入企業文化等問題而造成就業的不穩定比比皆是,為此還需幫助就業者穩定工作,職業指導者的最終目標就是幫助就業者實現職業生涯的發展。職業指導的工作著眼點應當更加注重個人職業的發展,強調過程服務,不論就業過程還是就業,它伴隨著人的職業生涯,人們處處需要職業指導。職業指導要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
四、對就業困難群體開展職業指導
根據困難群體的就業條件進行調查摸底、建立檔案、合理分類、逐一分析、挖掘困難人員自身的特點和可利用的資源,結合就業政策,制訂指導計劃,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援助措施和辦法。
1.依照職業指導的規律和方法,提供相應的服務
其中職業指導的過程尤其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實現就業這一結果。具體的崗位可以調整,但職業指導的過程絕不僅僅提供人職匹配,最重要的是提供使求助者切身感受的社會關愛、溫暖和人格的尊重,而后者正是促使其產生社會信心的根本。除了要對求助者說明職業指導的基本內容和局限性外,還需要針對這一群體的特點,運用三級預防的職業指導方法,結合其具體狀況,幫助其分析自身綜合情況和市場行情,擬訂就業個性化的方案,實施特殊的措施,并予以就業政策的支持。
2.針對不同個體,對癥下藥,提供不同形式的心理服務
可以采用個別咨詢、團體咨詢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按照心理咨詢的方法,循序漸進,通過真誠的溝通和交流建立穩定的咨詢關系,即建立一種新型的人際關系,幫助其認識內心沖突,糾正其錯誤觀念,深化其自我認識,同時幫助他們學會面對現實,增加心理自由度,心理服務絕不是一個階段的任務,心理疏導和減壓的方法應貫穿于整個職業指導過程。在心理上、情感上,真誠、接納、共情、積極地傾聽和回應,是指導人員應具備的態度和方式。
3.在幫助困難群體人員設計職業生涯時,要注重幫助其做好自我評估
在幫助困難群體人員選擇職業生涯路線的過程中,可以與其一同探討,引導其正確認識個人志向、個人條件與外部環境的關系,要使其明白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方向,需要不斷嘗試和探索。在選擇輔導方法時,要更多地結合求助者的個性特征,在進行心理測評的前提下,采用故事敘說、典型人物法等職業生涯設計方法,使其了解真實的自我,消除擇業心理障礙;通過與其經歷相似的典型人物的職業生涯發展,鼓勵和引導其選擇和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發展方向。
4.指導靈活就業
小時工、鐘點工、家政服務都適用靈活的就業形式,因為這樣效率較高。為什么說社區就業具有廣泛的前景呢?從原理上說“較低素質”的勞動者在家政、家務等方面替代“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可以使“較高素質”的勞動者有更大精力從事更有效率的社會經濟活動?!拜^高素質”的勞動者從由此增加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來購買這種服務,對他來說很“劃算”。于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社會總體福利水平增加了。在傳播信息的同時,職業指導在對這種市場觀念的傳播上也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這就需要指導求職者明智地認識自己,明智地認識職業,做出理智的選擇。
職業指導工作是一項全面的、系統的社會化工程,隨著職業指導工作的深入開展,職業指導已成為就業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職業指導在促進就業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協調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關系,更好地指導和幫助勞動者就業再就業、用人單位合理用人,實現個人的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人盡其才,為構建和諧勞動力市場、推動和諧社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光哲,李祥偉.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2]陳晴曄.論促進困難群體就業與政府職責·經濟問題,2006,21(11).
[3]葉鴻.試論對各類就業困難群體的指導和幫助·知識力量·教育理論與教學研究,2011(11).
(作者單位 衢江區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