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執行力是學校管理成敗的關鍵,也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學校執行力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按質、按量、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學校執行力的構建途徑可以從設置清晰的目標、選擇合適的人、倡導有效溝通、建立科學嚴密的管理機制、營造監督有力的學校執行力文化等方面加以強化。
關鍵詞:學校;執行力;構建
近一個時期,“學校執行力”是教育界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并將其作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來看待。經過幾年的學校管理實踐,我也想就學校執行力方面談些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我認為:一個學校要有競爭力,必須提高執行力,執行力是學校管理成敗的關鍵。如果學校缺乏執行力,就不可能有好的文化力,也就失去了自我提升力與核心競爭力。
一、概念的界定——什么是學校執行力
關于執行力的概念,企業界人士有他們真切的解讀。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說:“什么叫好的執行呢?簡而言之,全心全意、立即行動”。不能做到這一點,就不可能有好的執行,團隊就不可能有好的執行力,也就不是好的團隊。
我的理解是9個字: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所以,學校執行力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按質、按量、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一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規劃、辦學目標,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章制度。但如果沒有按質、按量、按時執行,實際上是一紙空文。
二、理論的支撐——執行力的理論根基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翻開眾多管理學的書籍,從古典的管理理論如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到戴明的PDCA循環理論,乃至ISO-9000的核心理念等,其中都“閃爍”著對執行力的垂青,這使得“執行力颶風”的“狂刮”,有其厚重的理論淵源和根基。下面舉個例子——法約爾的管理來說明。
“經營管理之父”法約爾對管理的定義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法約爾定義管理的五項基本職能,也是提高執行力必不可少的。
管理始于計劃,計劃是管理的首要職能。對于提高執行力而言,道理是一樣的。有些企業缺乏執行力,可能源于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或者目標與計劃被制訂者鎖在抽屜里而并非眾所周知。
管理終于控制,控制就是調整目標或者采取措施保證目標實現。由于執行過程與計劃的差異,執行的中間結果偏離計劃軌道是正常現象,每當出現“結果偏離”時,“控制”成為一項必需的管理職能列舉上述理論,為的是說明執行力,是有理論根基支撐的。
在一個單位中,往往會出現領導和員工的想法不能有效統一的情況。執行力缺失,所有工作,都會變成一紙空文或一場空談。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構建學校卓越的執行力呢?
三、強化的途徑——學校執行力的構建
如何強化學校的執行力,從而提升核心競爭力呢?我認為必須重點抓以下五個方面:
1.設置清晰的目標并去實現
教師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大多數教師都是愛崗敬業的,但每一崗位必須制訂合適的工作標準和要求,讓愛崗的教師有標準的工作依據,尤其是對新教師更加適用。同時,執行任何任務還要制訂計劃,把各項任務按照輕、重、緩、急列出進度計劃表,一定要層層落實,責任到人。我校先后從校園規劃、教學設備、教師隊伍、教育質量等方面制訂三年規劃與年度目標。正是目標的驅使,形成了廣大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從而產生了強大的動力,激勵著廣大教職工積極地投身于實現目標的努力之中。
2.選擇合適的人并努力去做
執行的首要問題,實際上是人的問題,因為只有選擇合適的,才是最優秀的。即使一個學校有世界上最好的理念和策略,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去發展、去實現,這些理念和策略恐怕也只能“光開花,不結果”。如:(1)設立年段管理領導小組。由副校長為組長,另設年段長、副年段長,分別負責年段的教學管理、德育管理工作,提升學校決策的執行力。(2)規范各種會議制度。校長辦公會議、德育領導小組會議、教學領導小組會議,決策功能充分顯現,工作更加落實到位。(3)實行工作例會制度。各科室、年段、班主任定期舉行例會,撰寫科室工作周志、學校工作周行事歷,實行日巡視制度,保障學校決策貫徹落實,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3.倡導真誠與有效溝通的工作方式
在學校中,擁有良好的執行力,應使上情下達通暢,教師積極配合學校工作,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保質保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倡導真誠與有效溝通的工作方式很重要。一項調查表明,單位內存在的問題,有70%是由于溝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問題也可以由溝通得到解決。溝通是情緒的轉移,信息的傳遞,是感覺的互動。好的、有效的溝通會讓你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肝膽相照的朋友、榮辱與共的同事。“既能干事,也能想事,更能共事”,從而增強集體合力。
4.建立民主而又科學嚴密的管理機制
學校的管理應關注細節,中國人想做大事的人很多,而能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追求完美是一種道德,是一種素養,應該使我們廣大教師養成這種習慣。學校執行力實際上就是對工作的態度。其衡量標準就是按質、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要使我們的廣大教師深刻地認識到“校園無小事,教師無小節”。要永遠牢記: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給學生做榜樣。執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認真、再認真;跟進、再跟進。
5.營造監督有力的學校執行力文化
執行力是完成任務的能力和手段。由不同部門和教師組成的學校,想使每位教師不同的力最終成為一股合力,要靠學校監督有力的執行力文化。汪中求先生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曾這樣說過: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絕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其實許多學校并不是沒有制度,最主要的是執行中出現問題。在剛開始執行某項制度或方案時,老師的工作積極性較高,但一段時間后,可能就會逐漸松懈。在執行總結中,對成績簡要說明即可,重點要分析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因此,一個優秀的校長需要用獨特的眼光詮釋“執行”,要以一種強大的監督措施和獎懲制度,促使每一位教職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從骨子里改變自己的行為,最終使教師團隊形成一種注重現實、監督有力的執行力文化。
海爾老總張瑞敏曾經說過:平凡的事情,只要你反復重復一千遍不走樣,那就是不平凡。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工作,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在職責范圍內,按照標準不折不扣地執行,一樣可以干出不平凡的成績。一所學校,只有當執行力得到落實的時候,這所學校才具備一定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余世維.贏在執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汪中求.細節決定成敗[M].北京:新華出版社出版,2009.
[3][美]Elaine Mc Ewan.卓越校長的7個習慣[M].吳艷艷,陳偉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浙江省平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