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怯場是學生在考試中比較常見的心理困擾。尤其是在每年中考中都有一些學生由于過度的考試焦慮而出現思維遲緩,回憶能力下降的情況,以致平時完全會做的題目竟然找不到一點思路,甚至大腦一片空白,無法正常答題。這就是所謂的考試怯場或考試暈場,是一種在考場上出現的暫時性的思維障礙,是影響考試成績最嚴重的一種過度焦慮的狀態。筆者是工作在一線的數學教師,參與并組織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考試,也看到過很多考試怯場的考生。筆者就多年的考試研究實踐,對學生考試怯場心理現象、原因及解決方法做了初步的探究。下面做如下案例剖析,就矯治之法談談個人之管見。
【案例】我班有位同學平時學習成績很好,是大家心目中的學校尖子生,同學們遇到疑難問題都向他請教,老師在課堂上也把最難的題目留給他解答,可是這位同學一遇到考試,成績總不理想,有時甚至很差,問他原因,他說他也不知道為什么,拿起試卷就心慌,心越慌就越不會做,連平時記得很牢的公式定律都忘記了,腦子里是一片空白。
【分析】這就是考場“怯場”的一個典型案例,是一種心理活動障礙。如果在這種怯場狀態下的情緒波動與回憶之間發生惡性循環,那么怯場的心理癥狀會不斷強化,不僅形成習慣性怯場,嚴重的還會由于心理上不能接受強烈的情緒刺激而產生休克。怯場現象主要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是一種焦慮情緒產生的心理障礙。
一、怯場現象產生的原因
1.家長、教師的期望值過高。當學生本人感到難以實現這種期望時,就會產生憂慮情緒,由于學生把考試看得很重要,也會常常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主要心理障礙是“如果考不好,那么……”的思維形式。
2.生活環境不理想也是產生焦慮情緒的重要原因。包括家庭經濟環境與學生學習環境,學生不能適應而是被動忍受,長此以往幻想逃避,但考試將其拉回現實,使考生的情緒難以平靜。
3.不能正確對待考試失敗,心理受挫。學生不能正確對待“失敗”所帶來的“待遇”,不能適應這種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對待方式,久而久之,自怨自棄形成心理疲憊。
4.不能正確認識自我,不善于調節心理沖突,容易產生焦慮情緒。自我認識能力差,對于生活的復雜性認識不足,對于矛盾和沖突不能正確妥善處理。如某次競賽教師沒有讓他參加,就會懷疑、苦惱和焦慮。
5.突發的意外刺激也是導致焦慮情緒的一個原因。比如親人發生意外,家庭出現重大打擊,個人因病住院等不幸事件造成意志消沉。
6.考試時提前興奮,想不該想的事,結果導致耗時過多,形成焦慮。
7.由于基礎太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等原因。考試興奮不起來,思維展不開,結果用時太多,等到一切調節好了,時間所剩不多。考試“怯場”對學習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但據心理學家研究,適度的焦慮可以催人奮進。可想而知,如果一個人內心沒有一點緊迫感、憂慮感,他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的。
二、如何矯治怯場的焦慮情緒
1.明確考試的目的和意義,正確認識和對待考試,要認識到考試僅僅是檢驗學習收獲的一種手段,成績的好壞并不是評價你平時學習優劣的唯一途徑。
2.考前多回想自己過去成功的經驗,想到自己也有成功的時候,時刻保持興奮、愉悅的心情。如果感覺緊張,適當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以平靜心態投入考試之中。
3.在學習中可暫時避難就易,以提高興趣,增強信心。
4.注意鍛煉自己的意志,培養樂觀精神,提高耐挫能力。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可見人人都會遇到挫折,經歷失敗,這沒什么了不起。“失敗乃成功之母”,要冷靜分析原因,對未來充滿信心,形成開闊的胸襟、樂觀的心理。這樣,焦慮的情緒就會一掃而空。
5.從古今杰出人物身上吸取精神力量。當你學習、考試或做某一件事出現緊張焦慮情緒時,你就想想平時最敬佩的人物的做法。這樣你的心情可能會穩定下來,然后再著手做你要做的事,長期堅持下去,保持旺盛斗志,培養知難而進的精神和運籌帷幄的能力。
總之,考試時一旦出現怯場,將給我們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甚至是終身遺憾。因此,在考前,我們就要做好面對各種考場意外的心理準備,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制訂考場意外事件的應對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從容應對在考場上出現的“怯場”,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作者單位 湖北省監利縣紅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