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轉變后進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項很難做的工作。要想做好后進生的轉變工作,就要讓后進生改變學習的態度,培養學習的興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后進生;數學學習;學習興趣;學習態度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的教育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關于后進生的問題。所謂的后進生,一般是指基礎知識薄弱,基本技能較差,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不良,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弱,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2000年國家規定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這就使中小學聯系到了一起,全體學生不經過篩選全部進入中學,從而使系統性、邏輯性很強、比較抽象的數學成為那些知識準備不足、能力薄弱的學生難以越過的障礙。這些后進生之所以“差”,固然有智力因素,但大部分后進生卻是后天形成的。
一、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學習方法不當。
2.學習的態度不端正。
3.缺乏學習的興趣。
4.克服困難意志薄弱。
5.存在情感障礙,體質、能力差,影響學習。
6.心理素質差。
(二)外部原因
1.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對后進生的態度。
2.學校的學習環境。
3.學生的家庭環境。
4.社會的不良引誘。
二、如何轉化數學后進生
對后進生的教育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成敗,做好轉變后進生工作,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項很難做的工作。在教學工作實踐中筆者有一些體會,現就轉變后進生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以“情”感化,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要從根本上轉化后進生的學生動機,就必須真切地關心、愛護后進生,只有真切地關心、愛護后進生,細心地去教育他們,去幫助他們;同時對后進生也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感化。
抓學習態度,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后進生上課一般小動作多,愛講話,思想不集中,學習興趣不大,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的學習效果不佳,學習自覺性不強。解決的方法是在教學時要精心尋找知識的產生點,重視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的教學,要根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引導他們自己進行知識遷移,尋找學習中的規律,如教相似三角形要領時,筆者是這樣講授的:
以前我們學習過全等三角形,大家來回答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先讓學生回答)?
現在我們來學習相似三角形,大家先用三角板和量角器來度量課本中的△ABC和△A′B′C′的邊和角,觀察他們的對應邊有什么特點?
這樣教,為學生提供了較為合適的問題情境,通過以舊引新能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思維,收到較好的效果,又如在“相交弦定理”的教學中可以按照以下三步進行講授:
1.學生練習:已知弦AB和CD相交于⊙內的一點P,PA·PB=PC·PD(點學生演示板)。
2.同學們來觀察結論有什么特點?
3.誰能把這道題編成定理?(學生躍躍欲試,后來還是清楚地表達出定理的內容)
這樣教既不脫離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重視知識的發生過程,逐步啟導學生去探索,使他們自覺地發現新知識,課堂氣氛活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了后進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從實際出發,注重雙基教學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基礎,因此,要從后進生的實際出發,在教學中要做到:
1.降低起點坡度,避免過度要求,對過難、坡度較大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分解,設計好臺階,易于后進生接受。
2.數形結合,利用必要的教具、模型等進行直觀教學,充分利用圖表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
3.對有從屬關系的知識內容和解題技巧,采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法,切實地使學生既接受得了,又不失其系統性和規律性。
4.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必要的循環和反復,并注重對一些重點知識進行濃縮,使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克服不足。
(三)建立后進生錯題檔案庫,達到跟蹤追擊
設立后進生錯題檔案庫就是把后進生作業、試卷中最基礎知識的錯誤,或一些典型性錯誤摘抄下來,裝訂成冊,專人專頁,其目的是可以從“題庫”中發現問題,便于研究各自的知識缺漏,思維方法等。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對他們進行查漏補缺,具有針對性,特別是當他們再次向倉庫中送進同類型的不合格產品時,批評有依據,警告有分寸,糾正有重點,有利于促使后進生早日歸隊。
總之,對后進生必須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優先,多一點偏愛,多拿出一點時間和精力,這樣才能做好后進生的轉變工作,大面積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郭友.教師教學技能[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2]王林全,林國泰.中學數學思想方法概論.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0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天崗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