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徐秉權
【摘要】職業指導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已經引入學校教育體系。本文旨在闡明職業教育的涵義及特點、高中階段開設職業指導的必要性、高中階段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及發展現狀、高中階段職業指導的任務等。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指導;就業指導
一、就業指導的涵義及特點
職業指導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大類。狹義的就業指導,是給要求就業的勞動者傳遞就業信息,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溝通的橋梁。廣義的就業指導,則包括預測要求就業的勞動力資源,社會需求量,匯集、傳遞就業信息,培養勞動技能,組織勞動力市場以及推薦、介紹、組織招聘等與就業有關的綜合性社會咨詢、服務活動。在我國,就業指導還應包括就業政策導向,以及與之相應的思想教育工作。
而高中階段的職業指導有其獨特的涵義。相對于學生個人而言,就業指導是學生職業化的過程;相對于社會而言,是對其社會成員職業化過程中的指導與服務;而對于高中學校而言,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高中階段職業指導的特點應是全程、全面、全體的一個完整的過程,應以學生為主體,給予學生關于未來修讀專業、就業方面的咨詢、指導、輔導和幫助。
二、高中階段開設職業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普通高中處于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承上啟下階段,根據高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職業的中心興趣已經形成,并且面臨著專業選擇這一關系未來社會角色定位的關鍵性問題,如何有效的實現專業和職業選擇與擇業者自身的個性實現恰當的匹配,成為大家所關注的一個問題。
其次,我國高中生普遍存在著缺乏職業理想和盲目選擇專業的問題,由于選擇專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一部分學生上了大學后才發現自己當初所選的專業要么不是自己真正興趣所在,要么不符合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因此這部分學生升入大學后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和動力,出現厭學甚至中途退學的現象。另一部分沒有選擇升學而面對就業的高中畢業生學生,由于職業理想的缺乏,畢業時沒有做好就業的準備,找工作沒有針對性,對將來的職業很少了解,因而難以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
最后,對中學生的職業指導在國外已有比較成熟的模式,其成效也相當突出,并確定為法定課程之一。
三、高中階段職業指導的發展現狀
在職業指導方面各國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理論研究方面,職業指導越來越多地表現為,應用多學科的理論解決實際問題,除社會學、教育學、勞動學、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理論等以外,生物工程、現代物理和網絡及信息科學都有所應用。可以肯定地說,未來職業指導的發展需要更多學科的幫助,并使學校與社會更緊密聯系、互動。從世界范圍來看,中學的職業指導已經并將得到各國更高的重視。
我國1996年正式將職業指導寫入《職業教育法》,九五期間,我們繼續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現在全國有20多個子課題組,近200所學校,2萬名學生參加試驗。八五期間,廣東省只有廣州市的部分學校參加了試驗,九五期間除廣州外,還有深圳、珠海、江門、韶關等地參加了試驗。不但在普通中學進行試驗,也在職業中學進行試驗。但從全國范圍看,除上海全面開展中學職業指導工作外,其余各地涉及面均還較窄,已經試點或開展的地區也沒有普遍堅持下來。全國多數地區還沒有實施此項工作。比如,四川省成都市,雖然不少學校都有相關規定,但均流于形式,并未真正有效實施。總而言之,與職業指導開展已很成熟的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的中學階段的職業指導還很滯后,總體水平還很低,需要得到大力發展,尤其是要解決認識問題。
四、高中階段就業指導的意義
對高中生進行職業指導有利于借助學校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幫助高中生認識自我、了解職業與社會,并在此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判斷、決策能力,為未來的專業發展和職業規劃打好基礎。
首先,職業指導有利于高中生形成正確的職業意識、職業需求及職業價值觀。
其次,職業指導能夠教會高中生進行專業選擇和職業探索,就是關于選擇未來大學相關專業的知識及就職前的相關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過程。
第三,職業指導能夠培養高中生進行自我決策的能力。
五、高中階段職業指導的任務
高中階段職業指導應當滲透于高中教育的全過程,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高中階段的就業指導由必須由一種特定職業的導向,轉變為更廣闊的職業領域導向;職業指導的重點應放在發揮高中生個人優勢方面,或者強調高中生個人所適應社會的需求方面,仍然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具體而言,高中階段就業指導應對高中生進行人生觀和擇業觀的指導,幫助學生正確選擇未來專業和職業的選擇;幫助高中生了解自身特征,如智力、興趣、能力、潛力等方面,根據自身特點選擇未來的專業及職業;創設條件讓高中生全面認識各專業、行業的社會基礎,對一些專業、職業做進一步探索,幫助其正確認識及選擇升學和就業方向;培養高中生對升學和就業的決策能力,高中畢業時能根據自身特點及社會需求,明確抉擇專業和行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