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喆
( 長安大學 建筑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中國古典園林現存的著名古典園林數量不少,多數是明、清代的遺物。前者有著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評論。中國的建筑業也認為,長江以南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提取物主要在蘇州,園林的數量、大小、園林藝術的精華,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
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原生植物和當地的景觀類型等自然資源,組成,構成了中國古典園林空間的主題,當地的案例材料,精工細做,景觀意境,是中國傳統園林的主要特征?!半m由人做,宛自天開”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中心思想。
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良好的生活狀態和健康舒適,清新、氣候宜人的條件,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本質特征。中國古典園林都十分注重小氣候條件的改善,理想環境的形成是中國古典造園的基本追求。
中國古典園林的關鍵之處在于并不拘泥于庭院,通過空間的視覺景觀邊界的擴展,呼應了園內景觀與自然景觀外,創建一個鏈接的,整體的景觀。任何動態都能看到美麗的風景,有著對視覺效果的空間無限延伸的追求。
①整體性。蘇州園林一般都比較小,所以特別注意的空間序列,充分利用空間區域和變換,能夠產生一種忽明忽暗,忽高忽低的視覺變化,讓參觀者在道路上不斷地感受到現實和虛幻,可望不可及的幻想。
②抽象性。即在寫意和模仿自然之間保持一種張力平衡。比如像是遠香堂中的“遠香”一詞出自于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一詞之中的“香遠溢清”之句,這一句話正是恰恰比喻著君子的志向,尤如蓮出淤泥而不染一般,清澈純潔。
③運動性。園林中的動就是強調游園行進中步移景異的特點。
不管是南方的自然式園林還是北方的宏觀園林,也不論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宮苑還是私家貴族的小家園囿,盡管由于在政治、經濟上所處的地位不盡相同,而在園林方面表現出各自的特點,但是在園林布置和造景的藝術手法上也有許多共同之處。
利用人工修建的自然風光,打造“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中國園林的性質決定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中國的古典造園,除了滿足自身的住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對優美的山區景色的追求,為了在城市實現可以享受樂趣的山林。
即為將造園的美景藏于四周的圍墻之內。此外,除了少數的皇家園林,其它私家園林的面積相對較小。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塑造自然山水,最為重要的和最困難的是突破空間的界限,從而表現出看上去多姿多彩的景觀空間。
4.2.1 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它們強調幽深曲折,所謂“景貴乎深,不曲不深”,講的就是這種手法。在蘇州古典園林中,為了滿足人們對于景物的觀賞要求,除了良好的觀賞路線和視覺觀賞條件外,還有處處有景,步移景異的魅力,使人們感覺其園林空間雖小但又不覺其小。
4.2.2 劃分景區和空間。至于劃分景區和空間的手法,則是通過巧妙地利用山水、樹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園劃分為若干個景區,各個景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時又著重突出能體現這一園林主要特色的重點景區。園內的空間處理,妙于利用山、池、樹木、亭、榭,少用圍墻。故園內空間能形成豐富的層次。
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于利用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筑物,如亭、臺、樓、閣、廊、榭、軒、舫、館、橋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各種情趣的園景。
4.3.1 廊。廊雖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建筑物,但造型很豐富,藝術造型很強。從廊的形式分,大致可分為直廊、曲廊、回廊、波形廊等,從廊的總體造型及其與地形、環境結合的角度來考慮,又可分為沿墻走廊、空廊、樓廊、爬山廊、水廊、花廊、復廊等。
4.3.2 橋。橋也稱橋梁,它在很多地方都能見到,尤其是園林中更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橋。橋原本是為了通行而建,所以具有交通的實用功能,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有吸引力,引人流連。園林中建橋,既有分割水面與造景的作用,又有連接、導游的功能。在寬闊的水面上用體形高大、曲線優美的拱橋或用廊橋,借水生景,虛實相接,倒影如畫。然而在重巖復嶺的假山之間,卻要用質樸自然的石梁,高高飛架在峭壁之上,才能創造出一種天塹變通途,白浪如山信步過的雄偉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大特色,是形狀美和景色美兩者兼而有之。我們的祖先有較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能夠很好的運用山,水,植物和建筑,將形式與圖像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美,以達到“寸山多致,片石生情?!钡乃囆g境界。各種藝術設計技術的靈活使用,使得景觀要素的融合為一,相互補充,同時形成一個完美的古典園林藝術的空間,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個性。由于園林藝術家的不同設計方法,也就出現了最為豐富多彩的景觀效果。
蘇州園林的造園手法極大的體現出視覺傳播藝術的環境認知和符號傳達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擴展了人們的視覺,讓不同國籍、民族、語言和不同文化層次的人直觀了解到自己經驗范圍之外的實物;其次,通過視覺符號調動人們先天的視知覺和感性認識的能力,保證了傳播信息的真實性以及通過對感官的強烈刺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視覺符號形象直觀,比起其它方式更能節約時間,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有效的信息。所以說,蘇州園林的造園手法是最能體現視覺傳播藝術的典范之一。
[1]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16-32.
[2]劉敦楨.蘇州古典園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54-73.
[3]阮儀三,劉天華,丁楓撰.江南古典私家園林[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