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崗
(河南礦業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鄭州 450016)
制度的制定是一個嚴謹的過程,但很多企業都會發現,在制度運行的過程中有些弊病會彰顯出來。有的制度出臺時不嚴謹,可能只是幾個管理者思想的綜合,沒有經過嚴格的調查、研究和討論,也沒有經過認真的論證就倉促出臺,運行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很多和現實工作不符的地方,讓員工無所適從。企業的戰略規劃、方針目標、規章制度等如果不能突出重點,在執行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混亂無序,效果不突出,企業資源重復浪費的現象。建筑施工企業組織架構是層級和矩陣型組織并存的,這樣就存在著決策權分散、不相統屬的缺點。事先沒有考慮周詳、未設定清楚的優先級,接口關系含糊不清,有些事沒有明確規定該哪些部門去做,職責不明確,就會使各部門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進而使管理出現“真空地帶”。
大型的企業每個相關工作都有數十個制度,可是有多少執行者能夠完全理解制度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并嚴格執行呢?古人有云,“知行合一”。“知”乃“行”的前提,深刻的理解是有效執行的基礎。笛卡爾說:“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正因為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因為學識、經歷、工作背景不同對制度的理解也會出現偏差,進而出現執行效果各不相同。有些時候,企業的制度是一發了之,只給兩個字“執行”,可是制度出臺的原因,執行的方式,要達到什么效果完全沒有提及,執行的結果可想而知。
一段時間天天強調,時時檢查,可過了這段時間就束之高閣,沒有人去做,也沒有人監管有沒有人執行。制度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如果把制度作為一種流行元素,唱響的時候一路高歌,生怕落在別人后面;可是風吹過了,就偃旗息鼓了,那么執行的效力必定被消弱。執行需要有完善的后續追蹤及反饋,如執行人能否依照原定進度完成當初承諾的目標,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哪些理念與行動不配合的問題,外在環境的變化對執行有什么影響等問題的反饋可以使制度不斷的完善
要首先建立完善的制度,為員工修好執行的路,畢竟與簡單的規劃目標和發號施令相比,告訴員工怎樣做效果會更好。首先,制度因為其威懾力,它的立和廢都必須慎之又慎。其次,必須要定期查找制度建設的不足和漏洞,完善制度。要定期集中梳理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對一些與上級管理制度相沖突的,與形勢不相適應的,要及時進行修訂或廢除;對現有制度也要定期進行細化和分解,為公司和項目執行各項管理制度提供完善的依據和載體,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落實責任。目標一旦確定,就必須將目標量化、細化,并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到崗,落實到人。很多制度和任務常常在執行中被分解,究其原因就是目標沒有分解,責任不能落實到人。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細想下,執行的核心又何嘗不是以人為本。不妨把企業的執行分為三個層次:領導——中層——員工。這其中,中層領導干部是關鍵,也是執行過程中衰減最多的環節。一要充分醞釀、把“會想事、會干事、會謀事、會成事、會共事”的“五會人才”提拔到中層干部隊伍;二要重視學習、加強培訓,確保中層干部始終能夠與時俱進。在這個信息萬變的社會,不學習,能力就不會提高;不學習,思想必將會落伍。這樣的干部在上傳下達時可能自己都沒有理解任務出臺的背景、目的、又怎么可能去指導員工工作,圓滿完成任務。三要勇于及時糾錯。因為執行不力出現嚴重后果的領導干部要及時撤換,建筑施工企業的每個分項工程少則幾千萬多則上億元,用錯一個人又不及時改正,損失難以估量。
執行歸根到底要落實到每位員工。培養與企業榮辱與共的精神;其次要加強員工的責任意識教育。企業要適應市場的變化,員工也要適應企業的變化,所以必須要引導員工主動轉變觀念,主動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這樣才能讓他們自覺的嚴格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和紀律規范,用制度約束自身行為,以強有力的組織紀律性來增強管理執行力。當然,在執行中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必不可少。俗話說領導者是第一管理執行力,領導的身體力行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除此之外,領導也要積極主動、實事求是的參與和指導執行。積極主動是指提出目標任務后,不是保持觀望而是通過言傳身教來傳遞關于執行的決心;實事求是是指在發現執行出現問題時,客觀的看待目標,不是一味的追究員工是否執行到位,而是客觀的反思目標任務是不是一定適合企業的發展。
約束和激勵機制簡而言之就是獎罰分明,執行好和執行不力的結果肯定要有不同。在下達目標和制度時,要首先嚴明獎懲。違反制度或執行不力的一定要嚴格查處,限期整改,不能以“差不多”的心態來對待好與不好。在某些任務或指標具體實施時,要通過專項檢查,定期抽查,去項目督導等方式對執行的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管,確保執行在過程中不變形、不走樣。同時要發揮基層的自律監管作用,使項目能夠定期自檢,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通過自律和他律共同構建完整的監督體系,進而提升項目管理執行力。
激勵機制包括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發展,員工關注的不僅是埋頭苦“干”,更為關注的是“干”的目的和利益,更多的人把有所求做為有所為的真正動力。所以企業要更多注重使員工個體受益的激勵機制,讓員工明白,完美的執行和企業整體利益與員工個人利益息息相關,只要付出就有回報,從而激發員工群體的盡責意識。
[1]宋夏;淺談建筑企業競爭力與企業文化的關系[J];現代商業;2010年02期
[2]楊春艷;淺論建筑企業企業文化建設[J];工程與建設;200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