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丹 黃 瑛
(瀘州醫學院外國語學院,四川瀘州 646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等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使得高校公共基礎課的大學英語教師面對越來越大的班級和多層次的學生群體。那么在新的情況下,如何完成《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即依托既有的英語基礎教育,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綜合應用及自學能力成為新一輪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筆者在本校2009級、2011級麻醉、護理、中西醫結合、營銷等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了團隊合作學習模式,通過學習過程中的觀察、問卷調查以及學生的反思性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筆者發現這種學習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并在教學互長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團隊是管理學的一個概念。由美國組織行為學權威專家Stephen Robbins于1994年首次提出,是指具有共同的目標并為實現該目標而共同負責,成員之間相互分工又協作而形成的正式群體”①。具有目標明確,相互依存,分工合作,責任共擔等特征。到20世紀70年代團隊合作學習的理論開始應用于高等學校。主要從教學過程的集體性出發,著眼于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解決問題,并對團隊學習的共同成果進行評價,尋求提高學習成績的途徑。
在新一輪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中,團隊合作學習以其獨特的方式,不僅有效的彌補了大班教學的不足,同時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實現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到學生自主學習的轉變。團隊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發現英語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英語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切實地提高英語綜合實用能力。在團隊合作學習中,團隊成員共同分擔學習任務,各盡所能,使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團隊成員相互鼓勵,解決困難,增進了感情,提高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從而真正貫徹落實《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大學生交際能力培養的要求。
筆者在新生入學后的前兩周通過問卷調查、自我介紹、命題寫作、英語趣味游戲等方法對學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因素等基本情況進行了解,按照 “組內異質、組外同質”的原則將學生組成不同的合作學習團隊。“組內異質即在構建團隊時,注意合理的搭配”②。如:將內向的同學與外向的同學組合、讓成績偏差的同學與成績偏好的同學配合、口語能力強的同學與讀寫能力好的同學合作,男生與女生相互協作。這樣能保證團隊成員能夠最大限度的互補互助,發揮集體的聰明才智,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組外同質即要求各個團隊總體能力相當,這能保證對他們學習能力增長和學習效果評價時的公平性”③。筆者將一個70人左右的班級分成10個團隊,一個團隊6—7人,團隊成立后由團隊成員推選自己的隊長,以保證隊長的權威性和執行能力。在今后的合作學習中,隊長將負責團隊學習的組織、工作的分配、成員之間的協調以保障學習的順利進行。而每個成員也要支持隊長的工作和服從隊長的管理。團隊建立后,一般兩年內不得解散,在此期間團隊成員榮辱與共,在合力完成共同的任務后分享共同的成績。
在合作學習團隊的任務設立時,要注重任務的具體性、現實可行性。團隊任務既要使個體能夠提高個人水平,也要使團隊充滿活力,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促進彼此間的交流,使群體成員的進步大于個體的進步,更好的實現教學目的。因此,“團隊任務因有一定的難度、具有挑戰性和競爭性,但又要使學生 “可望可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努力勝利完成團隊任務”④。
因此,筆者在兩學年的大學英語教學的不同階段給學生設立了不同的團隊任務。在大一上期,針對大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只重讀、寫,缺乏英語聽力、口語能力鍛煉的實際情況,筆者要求各團隊進行自選主題的團隊集體口語展示活動。每個團隊有一周的準備時間用于收集資料、排練表演等。這一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有的表演了經典英語劇目的片段,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白雪公主”;有的將中國電影進行獨創性英文改編,如 “新大話西游”、“新愚公移山”;還有的進行主題辯論,如“大學英語課堂是否因該用全英文授課”。經過努力,每個團隊都在帶來精彩表演的同時,獲得了共同的提高。在大一下期,筆者要求每個團隊進行規定主題講座。主題多與 《新標準大學英語》每個單元的內容相關,讓每個團隊有兩周的時間完成,并以各團隊的講座作為每個單元的導入 。通過大一上期的團隊集體口語展示活動的鍛煉,各團隊在圍繞主題設置內容、合理分工收集資料、利用電腦制作課件、聲光配合進行展示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各團隊的主題講座不僅幫助了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更延伸了對文化背景的介紹和對主題的探討。在大二上期,合作學習團隊的主要任務是進行作文學習。筆者要求每個團隊每兩周寫一篇四級作文。每個團隊在研究四級考試作文命題特點后模仿確立題目,再各自獨立寫作,然后進行團隊內討論修改。團隊成員交換閱讀隊友的作文,找出錯誤并在團隊討論中提出修改意見。每一位同學根據其他隊員反饋的意見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最后上交,由老師做最后的修改。將團隊合作學習方式引入作文教學的方式,使每個同學能聽到不同的意見,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提高寫作的能力,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而在大二的下期,英語課堂給合作學習團隊提供的是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他們可以用英語介紹和表達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和話題。每個團隊通過認真準備,各出奇招,利用圖片、視頻、現場表演等使每一次的Presentation成為了英語課中的亮點。主題包括了介紹中國的各大菜系、中國動漫游戲的發展、全世界最值得一去的十大景點、新科技新技術的應用、最喜愛的歌星、影星等等。這種類型的團隊合作學習在拓寬全班同學的知識面的同時,更讓每一個同學認識到英語的交際性的重要。
為了促進合作學習團隊的學習,必須實施有效的考核。首先實行團隊內評價。每一次團隊的進步和勝利,都需要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團隊的共同成績是由全體隊員的表現來評定的。因此運用自評和互評使每個隊員積極地融入團隊學習,認真完成分配的任務,以最高的效率為共同利益進行有效的工作。其次,進行及時的教師評價。在每一次的團隊工作完成之后,除了將考核成績記入學生平時成績,教師應還對每個團隊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
當我們將團隊合作學習理論運用于我們的英語教學時,提倡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而學習方式的變化,也促使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團隊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宰者。“教師應為在合作學習中面臨更多選擇的學生擔當顧問,在知識疑難之處、學習受阻之時做引導點撥。同時教師還應該是激勵者”⑤。在團隊合作學習中給學生多一些的思維空間和活動余地,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獨立思考,讓他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改正錯誤,從而獲得更多成功的喜悅。并且當個別學生或個別小組有獨到見解或出現創新性思維火花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激勵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幫助團隊合作學習順利開展并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注釋:
①李新民,孫冬慧.關于英語 “自主學習”的實證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1-22
②郝涂根.合作學習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J].中國高教研究 ,2005,(10):37-38
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4.
④楊貝.學生課堂展示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國外外語教學,2006,(3):17-18
⑤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