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娥
【摘 要】市場經濟條件下,煤炭企業的竟爭,實際上就是商品煤成本、價格、質量的竟爭,只有成本低、質量優才具有竟爭力,才能占領的市場,才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竟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對煤炭企業傳統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并對煤炭企業過程成本控制提出了自己的方法措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煤炭企業;成本控制;管理;過程成本;分析
一、煤炭企業傳統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生產成本控制的深度、廣度不夠,措施不得力。煤炭企業屬于地下開采業,成本構成復雜且變化大,與其它產品相比,具有它的特殊性。我國煤炭企業成本核算采用的是以原煤為核心的制造成本法,長期以歷史數據為依據和人為主觀認定,“倒推”分解成本管理目標,在成本控制深度上,往往只重視財務部門的倒推成本核算,沒有控制產生生產成本的煤礦生產過程和工藝流程,僅僅是依據本礦歷史數據或類似礦井的生產成本數據。在生產成本控制的廣度上,滿足于財務等經營管理者的“倒推”成本分解上,著重于事后核算,而沒有發揮更多生產管理者的成本控制作用,缺少生產成本的事前預測決策和事中控制協調。(2)生產成本考核和分配機制不完善。煤炭企業生產過程中,生產成本考核和分配還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一是生產成本預算、控制、考核在于少數經營管理者,實際決定生產成本高低的生產管理者成為被考核對象,生產成本的節超與生產管理者經濟利益脫鉤;二是生產成本考核不能與煤炭生產過程完全結合,為預先“倒推”的成本數據而去控制生產成本,甚至為了實現預先“倒推”的生產成本數據而變更設計、生產工藝流程和生產作業計劃,存在短期行為現象,不利于礦井長遠發展。(3)企業傳統成本管理目的不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煤炭企業傳統成本管理以財務報告為目的,是為了滿足財務會計制度的過程,對于過程生產成本控制力度小,成本核算一定程度上脫離生產過程、工藝流程 ,沒有與煤炭生產作業過程、現場職工自身潛移默化的成本控制連接起來,使得傳統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失真,無法滿足煤炭企業的決策和管理需要。(4)企業可控成本控制不利,預算指標分解難以落實到位。我國煤炭企業管理框架基本沿襲原煤炭部行業管理模式,煤炭企業實行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的生產成本指標主要是原煤單位成本和各項材料的定額消耗。這些生產成本指標在向下分解時只能橫向分解給某些職能部門,而不能縱向落實到一線生產單位,也不直接支配各種資源的消耗量,只是被動地對各區隊、各班組進行考核,造成成本超支的可能性增大,預算指標分解不能有效和過程費用控制結合,控制力度小。
二、煤炭企業生產成本動因分析
(1)煤礦開采設計過程是煤炭企業生產成本的決定性因
素。煤炭生產不同于其他工業生產,地下煤炭賦存地質狀況是約束煤炭企業生產成本的第一要素。對于相同的地下煤炭資源,采用合理、先進的開采設計對于今后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具有極大的約束力,不同的開采設計,在相同的煤炭技術條件下,同時決定了煤炭企業當前和今后的生產成本,決定了一個企業的遠期生產成本,遠期生產成本涵蓋了整個煤礦生命期。不同的采區設計、開采方法以及三量的儲備,直接影響了一個煤炭企業的當期和遠期生產成本,煤炭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是一個長期行為,而不是一個短期目標。(2)煤炭企業生產技術過程是決定煤炭企業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煤礦生產技術設計所決定的生產條件是生產成本控制的基礎,在同樣生產技術基礎上,選擇最優化的生產技術方案是影響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積極應用先進新技術,是降低煤炭企業生產成本的重要舉措。(3)煤炭生產管理過程是制約煤炭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煤炭生產是地下開采作業,受煤炭賦存條件影響以及煤礦生產工藝過程限制,煤礦生產管理過程對生產成本控制產生了很大影響。同時,煤礦生產條件具有多變性,這也決定了煤礦生產管理過程具有多變性。因此,煤炭企業不像制造業那樣,生產成本隨產出的增減而增減變化,在一定時間階段內,生產成本投入與煤炭產出往往不成比例。如當煤炭賦存條件復雜、過大斷層等多變狀況影響生產時,投入多產出小,甚至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當原煤生產穩定正常,產量增加時,投入卻不增加,甚至減少。在這些諸多因素影響下,煤炭生產管理過程成為了煤炭企業生產成本控制的重點。(4)密集型人力資源管理過程是影響生產成本的多樣性、多元化因素。煤炭企業生產過程不同于現代流水線自動化生產過程,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煤炭生產過程需要密集型勞動力,多數煤炭生產過程、工藝操作和系統維修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保證,受勞動力技術水平高低、責任心強弱和成本節約意識的影響,勞動力組織對生產成本管理產生了巨大影響,密集型勞動力成為煤炭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的多樣性、多元化影響因素。
三、煤炭企業過程成本控制的基本對策
(1)運用過程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煤礦是一個復雜的煤炭資源開采企業,生產成本具有多元化特點,研究成本支出的生產過程,在生產成本耗費過程上做成本管理文章,進行生產成本過程控制,是煤炭企業生產成本控制的關鍵。煤炭企業應從當前和遠景兩個過程進行水平、采場、采掘工藝總體設計,預測礦井當前和遠景兩個時期的概算生產成本。在確定當前生產過程的基礎上,根據煤炭企業的可控成本發生的過程環節,有生產技術、安全管理、財務部門共同參與,以歷史數據為參考,從設計、技術、安全、生產、管理等過程進行預算,建立過程成本預測、過程成本目標分解、過程成本控制、過程成本數據分析、過程成本考核獎懲、過程成本財務核算等生產成本管理程序,最大化降低生產成本。(2)樹立相對過程成本管理思想。對于煤炭企業而言,從礦井初步設計開始,就設定了整個煤炭企業的生命周期,排除煤炭生產過程中外部煤炭市場價格對單一礦井生產成本的影響,煤炭企業既要考慮當前生產階段的生產成本,還要兼顧今后、甚至更長時間階段的生產成本,并且更要綜合考慮礦井當前和今后兩個過程的企業收益高低。因此,煤炭企業采用相對過程成本控制是一種更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不僅是礦井當前生產過程的基于實時實地的成本控制思想,而且還是一種前瞻性的思路,從礦井長遠發展過程來實現生產成本管理控制。(3)實施全過程成本管理控制策略。煤炭生產包括采煤、掘進、地質、機電、運輸、通防等眾多復雜過程,每個過程需要設計、技術、管理、組織等子過程,每一個子過程又貫穿于勞動者工作行為過程中,所有生產成本都耗費在這些大大小小的過程中,決定了生產成本的高低。因此,煤炭企業就要在生產成本控制中必須堅持設計、技術、安全、生產、管理、員工等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控制,讓成本控制、節約觀念成為每個過程、每個環節、每個部門、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在全過程成本管理中要貫穿生產成本優化控制思想,通過有效的方法促使每個過程、每個環節、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處于受控狀態,從基礎抓起,從點滴抓起,力求走好每一步,抓好每件事,讓每一個人、每一分錢、每一份資源都發揮作用,都為企業創造價值,降低生產成本。(4)樹立人本管理過程理念,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在煤炭企業生產成本組成中,可分為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顯性成本就是在過程成本控制中可以直接量化的成本,例如在巷道支護過程中,企業確定支護方式后,一定量化的巷道就可以預算出支護成本,這是顯性的。隱性成本就是在過程成本控制中不能直接量化的成本,成本的大小受人為創造性、積極性、主動性影響很大,例如在膠帶管理過程中,一批舊膠帶可以直接報廢,也可以減荷、復新、修補使用,這些決定性因素取決于膠帶專業管理人員。煤礦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生產成本受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的影響很大,因此礦井生產成本出現了隱性成本。樹立人本管理過程理念,根據生產成本真實支出過程內因,建立生產成本節超獎勵機制,讓每一個勞動者都成為生產成本節支的受益者,每個員工都成為生產成本控制的主人,變少數經營管理者控制成本為全員控制成本,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實現人本管理過程模式下的生產成本控制,努力把顯性成本控制到最優化程度,把隱性生產成本降到時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