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興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出臺為中職語文教學找到了新出路,中職語文教學應朝著應用化、職業化發展。本文以中職教育的整體特點為切入點,力圖找到一種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來適應中職教育的需求。
關鍵詞:中職教育 中職語文 職業化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14-01
1 中職教育學科定位及目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之分析
我們首先就要了解中職教育的整體定位及傳統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只有站在對中職教育的正確理解與把握上才能找到改良語文學科教學問題的途徑。教育部制定的《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中指出: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應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切合,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和技術能力的勞動者與技能型人才。因此,筆者認為中等職業高中的教育實際上是把文化基礎知識傳授與專業技術工種培訓相結合的一種綜合性教育。那么語文教育的目標又是什么呢?《語文課程標準》為語文教學目標提出了三個維度,分別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可見,語文的學習應該是所有理論及實踐的出發點與起始處。筆者認為,中職語文的教學應該站在實踐為主的認知上,語文在中職的教學中應該格外體現其實踐性強的一面。簡而言之,中職的語文教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及輔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基于上述理論我們發現,目前的中職語文教學普遍存在著“空中樓閣”之感,教學內容與實際專業相脫節,實用性不高。下面筆者將以中職教學特色為切入點談談如何創建中職語文教學的新模式。
2 突顯特色,改善教學方法—— 提高中職語文教學適應性途徑之解析
2.1 明確中職語文教學重要性是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無論是普通高中還是職業高中,語文學科都是常常被忽略的科目之一。語文成績的提高有賴于學生長期閱讀大量的書籍,它并不能像理科一樣能較迅速的提高成績也就是說語文學科更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這種學科特點令學生不再把學習時間放在語文的學習上,他們普遍認為即使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語文成績的提高上也顯得事倍功半。再者,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普遍基礎能力就更容易忽視語文的學習,認為只要學好專業便可以順利就業。筆者認為,在中職教學中大力宣傳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是改變語文教學困境的必經之路,只有讓學生不片面的認為只有專業知識有用處才能改善學生對學習語文的抵觸心理。筆者建議教師可以在課前選擇一些語文中勵志與創新的文章或句子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也應明確的表達出學好語文對今后發展的重要性觀點來引起學生重視。
2.2 運用新課程理念為中職語文導航是提高中職語文創新性的基礎
毋庸置疑,新的課程理念為中職語文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更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建立一個開放而生動的教學課堂。這種理念更加明確了中職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在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前提下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傳統的語文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作為“聽眾”始終無法自主的參與到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之中,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以學生為主體,訓練學生的語文實際應用能力。在這個理念的倡導下,筆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師應逐漸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放手讓學生去“實踐”語文教學的內容。中職語文培養的主要是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那么筆者就給學生設計幾個問題,比如要求教務處安排一次集體活動、要求后勤部門延長供電時間等。學生們通過合作方式,列舉各種正當理由試圖去說服有關部門同意他們的想法。這個與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不斷改善著自己的講話方式及語氣,鍛煉了靈活處理事務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這也正是中職語文所追求的應用性效果。
2.3 多樣化的新型語文教學模式是提高中職語文應用性的重要途徑
多遠化的語文教學方式可以改變語文課堂生硬、閉塞的氣氛,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一直在研究項目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是以項目為主線、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法非常適合于中職學校的職業化教育,是實現中職語文教學“語文化”向“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筆者選取應聘作為語文項目教學課程的“項目”應聘是最能體現出一個學生文學功底、語言表達能力及談吐交際能力的一個環節。我把學生分成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根據我所給的不同單位、公司做出不同的面試規劃,學生們通過搜集資料、寫求職應聘信、制作簡歷以及最終的面試,全程的參與到語文的教學實踐當中,逐步提高了語文寫作能力、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2.4 與專業結合設計不同教學目標是提高中職語文職業化的關鍵
中職的語文教學應該與普通高中的語文教學有所區別,這個不同就是要求中職語文的課堂教學要與專業特色相結合。中職的語文教學少了高考的壓力,主要圍繞著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教學內容,因此,更加容易因地制宜、對癥下藥。那么如何將專業特色融入中職語文教學之中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應學會根據專業挑選課文與調整教學內容。藝術專業的學生要盡量挑選陶冶情操的美文、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則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深度的文章、汽修應用專業的學生則可以多選擇一些簡單、勵志性的短文。其次,根據不同專業的特色設計不同的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比如文秘專業的學生就應以實際操作為主,課堂就要加入實際語言訓練的環節。通過這樣與專業相結合的語文教學方式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學”與“用”脫節,令學生最大限度的發揮語文科所學。
2.5 改良中職語文教學評價標準是提高中職語文有效性的保障
筆者認為,要想讓中職語文教學擺脫尷尬境地應逐步改善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仍以學生考試成績為主,擺脫升學壓力的中職教育評價體系應更多體現出人性化與實踐化特點。選拔式的教學評價體系令學生的學習生活非常壓抑,如何學校能將組織能力、搜集資料能力及實踐應用能力作為中職語文成績的評價指標,那么學生就能以輕松的心態來對待語文的學習。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共提出了五種方式來改善目前中職語文教學出現的問題和陷入的困境。提高學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以及利用新課程理念作為改革的導航是構建新型語文教學模式的前提與基礎,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及與專業相切合的教學內容可以有效的令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應用性與實際操作性,改變中職語文學科的“空中樓閣”感。新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猶如一縷春風一樣,帶走了我們長久以來的煩惱。但筆者認為,改革之路必定會曲折萬分,需要師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學校的大力支持與社會成員的共同幫助。
參考文獻
[1] 劉樹鑫.加強與專業學科間聯系完善語文實用性教學——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之生本教育改革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0(4):63-64.
[2] 劉冬梅.淺談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中國科技博覽,2009(34):45.
[3] 張東敏.職業學校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J].科技信息,2008(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