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澤賢
摘 要: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實踐活動要注重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有利于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同時也為數學教學提供源源不斷的教學素材,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尚不成熟,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本文從分析小學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現狀及成因出發,探討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64-01
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教學內容到教學過程都具有封閉性,統一的教材和固定的教室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分離開來,不利于數學學科的發展和創新。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發展和基礎教育的改革,加強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等能力,成為數學課程改革的重點方向。生活中滲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是數學發展的源頭,實現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具有必然性和緊迫性。改善傳統的教學制度,密切日常生活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聯系,從源頭抓好數學的教育,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具有現實意義。
1 小學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1.1 小學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現狀
1.1.1 教師方面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先進理念的指導下,大部分的小學數學教師已經在理論層面掌握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也有了基本的認識。在具體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積極的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但是很難將小學數學教材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開發出具有特色的生活化教學,絕大部分的生活化教學的素材都來源于網絡,缺乏現實性和可操作性。還有一部分教師仍沒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片面的重視基礎知識的認知,認為生活化教學浪費時間。目前,生活化教學在具體的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并不是很理想[1]。
1.1.2 學生方面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數學課程的生活化教學應該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逐步增加,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則呈現出了遞減的現狀。低年級的學生更多的接受了生活化教學,而高年級的學生迫于升學壓力,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大大縮水。隨著生活化教學的日益普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也逐步加強,多數學生能夠獨立的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能根據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值得關注的如何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在自由、平等的探究活動中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2 現狀成因分析
綜合考察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發現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第一,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實踐性效果不明顯,忽視或過分重視生活化教學都違背了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第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形式大于內容,在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中,教師的過分干預,降低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不到應有的鍛煉;第三,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需要數學教師知識結構體系的多元化;第四,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在觀念上缺乏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視,大部分小學生從家庭教育中認為學校教育就應重視成績,對生活化教學的本質缺乏客觀、系統的認識[2]。
2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方法分析
2.1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
數學的發展源于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社會的進步也依靠數學的發展,作為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教育中實行生活化教學,從基礎教育抓緊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首先,要為小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在生活教學中達到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協調發展,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數學學習中感受到數學學科的巨大魅力。通過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大大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2.2 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重視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重視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時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主要目標。數學作為基礎性學科要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在新課標先進理念的指導下樹立大數學觀,在小學教學的整體框架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數學作為工具性學科要加強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讓數學走進生活,將枯燥的演算訓練轉變為豐富、活潑的生活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3]。
2.3 組織數學活動,豐富生活化教學的形式
教師經過精心設計,適當的組織小學生參加一定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發現數學應用的普遍性,培養自覺的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之中的能力。近年來,數學建模在全國不斷推廣,數學建模活動中的許多問題與生活聯系密切,乘車、測量等數學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生活化教學的興趣,建模活動中新穎的數學專題,有利于鍛煉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此外,組織生活化的數學實驗也是鍛煉學生觀察、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
2.4 綜合利用小學數學教材,布置開放性的作業
在新課標先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教材已經做了相關調整,增加了許多生活情境,小學教材更具趣味性和生活性。在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綜合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將教材中的生活情境與自身的生活情境建立聯系,縮小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傳統的作業訓練片面重視對演算的鞏固,缺乏生活氣息,枯燥、無味的數學演算挫傷了小學生的積極性。生活的、開放性的數學作業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從根本上做好了數學基礎知識的鞏固工作[4]。
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生活化教學將小學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相聯系,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生活中汲取數學素材和資源,鍛煉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參考文獻
[1] 魏武.注重實效,專注于教學本色——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7):74.
[2] 董德潛.讓數學與“生活”牽手——淺談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教育界,2010(7):111.
[3] 張怡.源頭活水來教學更精彩——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小學時代(教師),2010(11):37.
[4] 陳昌禮.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淺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1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