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民
摘 要:中學歷史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歷史教學的根本任務在于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但有效實施教學的重要方法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低靡的成因,有的放矢地探析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學歷史 興趣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84-01
法國著名思想家—— 盧梭曾說過:“教育之藝術在于,讓學生喜歡你傳授的內容。”的確,濃郁的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動力源泉,能夠促使學生自覺學好各門功課。而中學歷史課堂往往死氣沉沉,學生毫無學習興趣可言。
1 中學生歷史學習勁頭萎靡的原因
為什么學生們會如此忽略歷史學科呢?筆者通過平時與學生溝通和側面了解,總結出了以下幾個原因。
1.1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摒棄
現在的中學生正處在新時代的春風沐浴之下,互聯網飛速發展,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孩子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極強,追求時尚的腳步從未停止,他們對潮流前衛的事物有種與生俱來的偏好,但與此同時卻忽略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這也正是當下整個中華教育所面臨的嚴峻課題。
歷史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學生們平時哈韓、哈日,崇尚歐美流行元素,過著圣誕節、狂歡夜,跳著韓日街舞,他們喜歡新鮮刺激,但中國傳統理念在他們的腦海里早已模糊不清了。
1.2 覺得內容繁瑣,記不住
談到初中歷史學習的問題,部分學生會跟我說,歷史課內容太多了,根本記不住,背不下來。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國外歷史也有幾千年,歷史的演化本來就是一個紛繁冗雜的過程,但這并不是學生放棄歷史學習的理由。
試想,當下各類小說中的人物也比較多,各種關系也相當復雜,學生們對其愛不釋手不說,講起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頭頭是道,從來不用打腹稿,信口拈來。一本小說上百成千頁,難道學生們是下了苦功夫一頁一頁背下來的嗎?
很顯然,孩子們都出于青春期,年輕力盛,腦袋靈活聰明,記憶力是旺盛的時候,但對感興趣的事物和內容,超強的記憶力才會發揮作用,如果面對的是他們認為“枯燥乏味”的課業內容,記憶力便暫時“休克”了。
1.3 學習思想懶惰,不愿意動腦思考
“歷史習題在書上都能找到答案,不會的就翻書唄!個別論述題,書上沒有答案,就是學了我也不會啊”。學生的這番話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但從中可以發現學生學習存在嚴重的被動性,對老師灌輸的理論和方法也是被動接受,遇到問題不愿意動腦筋,不善于發現問題總結思想,是非論斷自有老師裁決。
2 提高中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對策
2.1 啟發教學:幫助學生認識到歷史知識的實用價值
以史為鏡,可明得失;通古博今,能諳事理;借史喻今,能明大義。這是筆在多年歷史知識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對史學的感悟。然而,中學生由于生理年齡的局限,缺乏社會生活歷練,他們很難在這個年齡段認識到這個層面,那么,該如何對學生實施啟發教育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幫助他們將所學的歷史知識應用到其它學科的學習中,比如,最簡化的歷史內容也是由眾多歷史故事組成的,學生了解了這些歷史故事,就可以將它們應用到作文寫作中,既可以豐富文章內涵,又可以通過借助史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再者,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也離不開歷史,比如詩詞、文言文的作者簡介就是一個個歷史片段,通過歷史的系統學習和語文的片段銜接,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并能聯想到詩詞和人物所處的背景和社會環境。
2.2 故事教學:一段歷史,一部“小說”
歷史本身莊嚴沉重,耐人深思,但是,決不能將如此凝重的思想加注在活潑、開朗、單純的孩子身上,所以歷史教學也應該生動化。我們索性用孩子的思維來看待歷史:其實每段歷史都是一個經典故事,是一部無需任何文學加工的小說。
既然孩子們喜愛小說,常常被其中曲折離奇、百感糾結的情感所吸引,我們不妨就把每段歷史“編”成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因為歷史情節從來就不缺乏千回百轉的情感,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甚至要比故事中的人物要復雜得多、真實得多、豐滿得多。
我們可以結合相關影視作品中的情境處理方法和語言風格,或借助其中的精彩臺詞盡量生動我們的課堂。我們教師的角色也可以轉換一下,我們不是令學生望而生畏的老師,而是給孩子將故事聽的老者,娓娓道來。既親切,又很容易把學生帶入到那段歷史氛圍中去。
2.3 形象教學:影音一體,插圖掛圖齊備
學生的記憶構造中,更容易接受圖片、聲音和影像,我們在課堂上完全可以運用最先進的教學技術,通過播放影視短片、讓學生傾聽有聲歷史資料或者利用教科書中的插圖和自己準備的掛圖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把文字敘述幻化成豐富多樣的具體形象,讓有關這段歷史的所有影響存留進學生的腦海中,不用再對著單調的書本死記硬背,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2.4 活動教學:組織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許多教學經驗無不表明,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對于歷史教學,我們可以組織歷史演講會、歷史故事會、歷史小說創作大賽、歷史劇觀后感寫作、參觀當地歷史遺跡、歷史人物評論會等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2.5 聯想教學:幫助學習記住歷史事件發生的日期
在歷史教學中,對歷史事件發生日期記憶的考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日期一多就很容易混淆,很多學生因此一籌莫展。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事物的普遍聯系性幫助學生學會聯想記憶。一種方法是將一個比較容易掌握的歷史日期與另一個生疏的歷史年號比較,計算出兩者相差的時間,且這個時差最好是整數,比如,2011年是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慶,當時舉國歡慶應該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樣一來學生就記住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年后,發生“九一八”事變,20年后,皖南事變爆發。這樣學生就可以牢固記住這些年份日期,有了信心,學習勁頭也就不言而喻了。
3 結語
在提高中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教師自身學科素質的提高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成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友,又能傳授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科知識。同時,老師也應該加強學習,了解歷史學科的最新動態,試著接受各種新鮮事物應用到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 馬新強.中學生學習歷史的動機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8.
[2] 李遠.激發中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