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桂玲
摘 要;中職學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一線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受中職學校生源特點、學生年齡及文化課程特點影響,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如何針對中職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開展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的重點。針對中職學生敏感年齡段、年輕人共性以及中職學校學習所帶來的特殊心理狀態,本文就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心理學運用進行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中職學校 班主任 心理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214-01
1 中職學生特點及班主任管理工作現狀的分析
中職學校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有著較大的區別,多數學生是中考失利或原本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因此,絕大多數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及學習目標。因此,中職學校學生不僅具有該年齡段學生的共性,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心理敏感性。由于進入中職學校學習,學生對專業了解不足、心理發育跟不上生理發育速度、缺乏學習規劃及就業技能培養意識等因素導致了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開展困難。以往的中職班主任工作中,單純以說教、灌輸以及傳統高中教學方式導致了班級管理效果不理想、學生逆反心理較大的問題。隨著近年來藍領專業技術人員社會待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中職學校學習。而且,針對中職學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需求,我國也加快了中職學校的教學改革。以專業技術培養為中心、以職業需求為中心開展中職學校教學工作,通過強化實際應用與操作提高專業技術培養工作質量。在這一環境下,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成為了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根據現代職業教育現狀研究及心理學運用報告的結論,中職班主任工作中必須加強心理學的運用,針對中職學校學生心理特點進行教學方法及心理輔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2 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心理學的運用
2.1 針對中職學生特點,開展班主任管理工作
根據現代中職學校研究理論,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必須針對學生心理特點開展工作。針對家庭原因、網絡游戲、特殊成長時期心理特點等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與管理。例如,現代網絡技術的普及使得多數學生家里都有計算機及網絡,而學生進入中職后多數家長放松了對學習的關注,進而導致了許多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影響了學習,此類情況在現代中職學校極為普遍。有關調查及心理學研究表明,中職學校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一方面來自于中考失利后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來自于學生對于職業發展情況的不明確。針對這類情況,現代中職教師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輔導及管理工作,對于原本學習成績較好、中考失利的學生,應使其知道中職并不是學習的重點,通過高職考試仍可以繼續進修。而且,中職專業學習時間較普通高校時間長,對專業基礎的掌握更加牢固,這些因素使得學生在就業時有著更大的優勢。而對于原本學習成績不好、學習目標不明確的學生,應使其知道并了解現代社會就業現狀,以及中職專業學習中以往基礎知識需求少的特點,調動學生積極性,并通過本專業就業情況以及企業對學生實際操作需求的講解,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2.2 以班級為整體開展團隊心理學訓練
以教育為目標的心理學研究中指出,團隊建設對心理的健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良好的班級風氣、團隊意識能夠使學生在中職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培養團隊意識及健康、積極的心態。根據這一理論,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應加強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以班級團體活動的開展、校內運動會及其他活動等使學生建立團隊意識,在此基礎上培養班級風氣,進而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而且,在班級布置、班級活動中積極要求學生獻計獻策,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級中的作用及意義,進而增強學生班級集體榮譽感及歸屬感,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2.3 以相互信任為基礎,促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
相互理解與信任能夠使班級更具凝聚力、促進班級活動以及日常學習的管理。在現代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應注重學生間相互信任度的培養,在課余時間以拓展訓練等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及良好的班級風氣,同時,還能夠在拓展訓練中實現學生間的相互信任。而且,通過班主任教師的參與,實現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信任。另外,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特長等深入到學生的日常活動中,傾聽學生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和意愿,以此為基礎贏得學生的尊重。班主任教師還應減少權力影響力,以信任和尊重開展管理活動,通過學生對班主任教師德才學識的了解、班級實際情況的改善等,使學生肯定班主任教師角色影響力,進而形成相互信任與尊重,使學生能夠與教師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2.4 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心理分析,實現班級的自主管理
根據中職學校教學活動的實際情況,現代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應注重班級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心理分析,掌握學生心理特點及自我約束能力情況,在此基礎上,構建班級自主管理體系以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選擇學生中具有一定號召力及管理能力的學生進行班級自主管理,以這樣的方式避免傳統說教式、教師權威管理等帶來的逆反心理,提高班級自主管理能力。
3 針對現代中職班主任工作需求,加強教師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中職班主任管理中心理學的運用,要求班主任教師具有較高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因此,針對現代中職學校班級管理需求以及班主任工作需求,班主任教師應加強自身心理學理論的學習。在教育心理學基礎上更多的涉獵社會心理學內容,并根據中職學生心理特點了解中職學生年齡段心理活動。同時,根據現代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以及社會價值觀、人生觀的變化等,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以此為基礎,促進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
而且,中職學校教研組還應定期組織班主任教師進行經驗交流,針對中職學校各班級的普遍現象、特殊現象等進行交流與分析,找出最佳處理方式及應對策略,以此避免同類情況的發生,促進中職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校園風氣及校園氛圍的建設。
4 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中職學校教學活動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根據現代教育理論,中職學校的班主任管理中必須加強心理學的運用,通過對學生心理特點的了解與掌握,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與管理,運用心理學特點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實現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目標,促進教育工作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孫艷華.中職學校學生心理特點及成因分析[J].教育心理學信息資訊,2011.
[2] 馬東陽.以學生心理特點為切入點的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J].班主任工作與教學管理,2011.
[3] 周家良.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中職學校班級管理方法改革[J].職業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