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鴻霞
摘 要:語文課程的核心任務定位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要求教師要研究教材,巧用教材,精選教學內容,從閱讀教材中提煉精巧實用的寫作范式,創造與實踐靈動多姿的寫作訓練形式,引導學生從閱讀教學中學習寫作的方法,以閱讀促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教材;閱讀;寫作
正文:新課標針對語文課程性質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就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核心任務定位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怎樣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呢?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精選教學內容,挖掘課文中的讀寫訓練點,引導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習寫作的方法,以閱讀促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教材研究,從閱讀教材中提煉精巧實用的寫作范式
小學語文課本中選入的范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師應認真地研究教材,從閱讀教材中提煉出精巧實用的句、段、篇的寫作形式,并引導學生學習這些獨具特色又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和寫作特點,提高寫作能力。
1.關注句型,學習精彩的句式表達
低、中年級的教學,多關注一些描繪形象、比喻恰當、比擬形象、排比手法運用恰如其分、關聯詞使用得當的句子,并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和掌握各種句子的詞語搭配以及句式特點,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荷葉圓圓》這篇課文是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文中的語言生動優美,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各種形式朗讀讓學生感受這種句式的音樂之美、反復之美、復沓之美、還有句式的變化之美。
2.賞析段落,學習典型的段式結構
段式教學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重點,語文教材提供的許多段式結構如:總分段式、并列段式、因果段式等,都是很好的范例,可引導學生模仿、運用。如:《趙州橋》第二段“趙州橋非常雄偉……節省了石料。”這段中“趙州橋非常雄偉”這是一個總起句,后面介紹了趙州橋的長度、寬度、建筑材料、形狀特點等,都是圍繞“雄偉”展開的具體描寫。可以讓學生學習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3.鑒賞篇章,學習特別的謀篇布局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多種可供小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的文章結構、布局方法。例如:春夏秋冬式《四季》《美麗的小興安嶺》。《四季》通過對四個季節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美麗的小興安嶺》作者抓住小興安嶺四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游覽觀賞式《頤和園》《記金華的雙龍洞》。《頤和園》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的寫作方法來描繪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可以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4.聚焦典型,學習特殊的描述方法
精彩的描述方法可以給文章增色,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特別的描述方法可供學習模仿。例如:《給予樹》最后一段,自然收束、余韻猶存。此類記敘文的結尾還有很多技法如:大段議論、深刻有力,如《釣魚的啟示》;巧引文句、別有意趣,如《竊讀記》;一語雙關、富有意味,如《白楊》……
二、寫作訓練,創造與實踐靈動多姿的寫作訓練形式
學生只有在寫作實踐訓練中才能學會寫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挖掘訓練點,巧妙設計各種訓練形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1.模仿文本形式
兒童有著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借助范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發展創造思維能力。
(1)仿寫句段,積累內化
典型句式的遷移訓練不但實現了對課文中經典語句的有效吸納,而且是學生在模仿中創生出自己獨特的言語,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教學《我是什么》文中“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危害。”教師引導學生練習句式說話“我是風娃娃,我做過許多好事,___________。也做過許多壞事,___________。”學生在言語實踐中提高言語能力。
除了句子模仿也可段落模仿。例:學習《趙州橋》第四段“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真像活了一樣。”“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學習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并運用過渡句,可設計以下段式讓學生練筆:“_________。雖然天氣不是很好,但小朋友們玩的還是很開心。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還有的___________。通過訓練,讓學生明白要概括前面的內容又要引出下面的內容可用過渡句使表達更通順連貫。
(2)仿寫寫法,遷移運用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應該說在布局謀篇、表達順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且大都又具有示范性,閱讀教學理應引領學生感知、揣摩并在習作實踐中應用。例如:《花鐘》這篇課文最大的語言特色就是寫每一種花開放,都是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教學中要讓學生感悟到豐富而有變化的表達,并引導學生模仿練筆,老師出示幾種花朵的開放時間如:蒲公英在早晨六點開花,紫茉莉約下午四點開放……讓學生選擇一種花學著書上的樣子寫一寫它是怎么開放的。通過遷移訓練,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提高掌握言語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創新文本內容
文本中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為學生提供無窮遐想與感悟的空間。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捕捉這些空白點引導學生填補和闡述,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補充情節,延伸空白
教材中的有些課文由于表達的需要,會省略或跳躍某些情節。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圍繞文章中心,進行合理構想,補充省略的情節,或把簡單的部分具體化、形象化,進行再造想象。《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讓學生想象補白:“當看到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時,人們有什么表現?用“伽利略走下斜塔時,人們_________。剛才還嘲笑他的人說_____________;信奉亞里士多德的科學研究人員說 ;曾勸阻伽利略公開的學生說: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說當時的情景。引導學生用動作、語言表現人物寫作方法的,圍繞試驗成功后人們的行為表現進行寫的練習。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2)延伸情節,想象續接
許多課文的結尾之處常常讓人覺得言猶未盡,如能在此處拓展練筆,讓學生續寫課文,則有助于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創造性的情感體驗,深化文本閱讀感受。《坐井觀天》學完課文讓生想象: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續編第四次。
對話: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驚呆了,看見了__________,于是對小鳥說:“_________________。”小鳥說:“_______________。”童話教學離不開想象,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續編故事,既能深化理解課文,又進行了思維和語言的實踐。
(3)暢談感受,升華情感
感悟升華性練筆是我們平時教學中最常見的,這一類練筆重在人文思想的提煉與升華,能幫助學生進一步領會文本的中心內涵。學完《生命生命》這篇課文,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寫下自己學習課文后的感受,也可以仿照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下自己對人生的感悟。這樣的練筆能啟迪思考、引發學生真實的感受,豐富學生的人生感悟。
3.改變文本體裁
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織,重新表達,既可以幫助小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可以為學生創造練筆的機會,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文言文《學弈》后可讓生進行古文弈寫;學習《伯牙絕弦》后根據課文內容闡釋“知音”的含義。小學文言文是語文教學中比較薄弱的環節,小學生學起來艱澀、難懂,通過這樣練寫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意境,也提高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的能力。
教材中不少的課文都可以讓學生換種方式表達。比如,學完《漁歌子》把詩歌改寫成散文;學習了科學小品文《鯨》后進行習作訓練:“我來告訴你:鯨不是魚……”
(作者單位 福建省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