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美玲
【內容摘要】如何取得高效的語文課堂,一直是困擾我們語文教師的難題,如何讓語文課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樂意學習語文,我們一直在孜孜不倦在探索。相對于其他學科,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顯得尤為困難。本文就以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如何構建。
【關鍵詞】優化模式 高效 初中語文 興趣 能力
《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標標準》要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終生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進行系統的改革。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課堂改革就成為主陣地,向課堂要效率,向課堂要成績。
一、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
好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認為“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實現課堂高效。老師退到幕后,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學習積極性必然就提高了,“先學”就是教師出示適當的自學指導內容,提供學習方法并限制自學時間,在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老師指導點撥,然后教師檢測自學效果,這樣學生讓帶著一定的壓力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通過檢測發現問題,找會的同學給予講解這就是“兵教兵”,如還是發現學生有困難,教師要抓住時機予以引導或進行必要的講解,這樣就會事半功倍,達到高效。如:教《岳陽樓記》一課時,我先出示課堂目標讓學生明確本堂課要達到的目標,然后范讀課文,之后讓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和節奏,10分鐘后檢查效果,讀的時候有問題其他學生給予糾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采取多種形式的讀,活躍氣氛,以求達到良好效果。接下來譯講課文,我首先指導方法,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練習翻譯,有困難小組解決或詢問老師,15分鐘后,指名學生譯講,在這里我只說明翻譯要求:先讀一句,再解釋重點詞,最后連起來翻譯。有問題其他同學及時糾正,講完之后,給學生一點時間識記。然后進行相關練習、檢測。這樣“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有效學習,容易達到高效。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條件
教語文,要緊的是把學生的心抓住,使學生對語文有興趣。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钡聡膶W家歌德也曾經這樣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積極進入主動學習過程。才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也是實現語文高效課堂至關重要的條件。為此,教學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我注意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巧設導語,激發興趣
新穎有趣的導語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聽課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如七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怎樣才能讓學生對文言文產生好感呢?良好的開場無疑關系到這堂課的成敗,我突然想到了孩子們喜歡吃的肉夾饃,于是我問:“同學們喜歡吃肉夾饃嗎?”好多學生說‘喜歡呀,我說“明明是饃中間夾著肉,怎么名字叫肉夾饃呢?于是同學們七嘴八舌起來,一番討論之后,我在黑板上把“肉夾饃”改成“肉夾于饃”,告訴學生這是陜西的的一種名吃,它得名于古漢語“肉夾于饃”,“于”是在的意思,這是一種古漢語現象,學生們“哦”了一聲,明白了。如此就對文言文產生了探索的欲望,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
2.組織學生競賽
創設競爭情境,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使所有學生進行比、學、趕、超,從而消除課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理想》一課時,我發現很多學生不喜歡讀詩歌,于是范讀之后,我讓男女同學各自練讀,限定10分鐘,然后比賽。結果我剛說開始,大家都全身心投入到競賽中,氣氛熱烈,效果良好。不僅如此,在以后的背誦課文中我也采用了限時競賽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3.重視感情投資
教學中以深厚的感情去關心愛護學生,尊重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互助關系,虛心聽取學生意見,就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近年的課堂實踐中,我總是以一份真誠、一份愛心教育學生,鼓勵學生,喚起學生的求知動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增強語文教師自身的魅力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備條件
俗語說“打鐵先要自身硬”,實現課堂的高效要求我們語文教師不能妄自尊大,滿足已有的教學經驗,而要不斷的提升自己,增強自身的魅力,才能牢牢的“粘”住學生。
1.要堅持學習
知識經濟時代,新的知識層出不窮,各種理論也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展,教師也要不斷更新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否則很難適應發展,何況現在學生的知識面也在不斷提高。老師也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課堂上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求知的欲望。老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提高自身能力,不斷進行教育反思,汲取先進教學經驗,并不斷的摸索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努力使自己的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
2.要做個好“導演”
一出戲,同樣的劇情,同樣的布景,同樣的演員,由于導演不同,演出效果大不一樣。課堂上教師就如同導演,一堂課有沒有效果,全在于教師的“導”。對于教師來說,僅具備豐富的知識還不夠,還需具備高超的導學能力,說要善于啟發。有的教師知識可謂豐富,但一到課堂就變成了“演講者”,學生成了“聽眾”。一堂課下來,教師唾沫飛濺、苦口啞嗓的,學生還很厭煩,收獲了了,哪來的高效?做教師的只要做個好“導演”就行了。
3.要增強語文教師的語言魅力
課堂上要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要有語言魅力,特別是語文教師,要想打動學生的理智和心靈,必須堅持不懈地訓練自己的語言。語文教師要經常錘煉自己的語言,使自己要具備準確、新鮮、幽默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回答問題偏離題意,教師如果面無表情的說“你錯了”,抑或生氣的說“怎么看的題”,這定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時我會這樣說“真可惜!準星偏離了幾厘米,如果校正一下準星,一瞄準,必能百發百中!”學生感到被尊重了,積極性就提高了,也產生了“我要學”的持續動力,課堂的有效性就達到了。
總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理論聯系實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才能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才能使死氣沉沉的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才能使課改之路越走越寬。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太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