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邦儀
【內容摘要】時至今日,新課改已不是什么“新”的理念,而是一種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改革實踐。新課改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在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所存在的問題,因生制宜,從實際出發(fā)來思考解決辦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物理 教學改革
新課程標準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指導,但新課程標準所提供的只是理論性的指導,更多的還需要教師在領悟新課程理念后去指導教學實踐,從理論到實踐之間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了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良現象。文章就結合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對此簡單分析。
一、問題情境重情境忽視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為讓學生在一定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進入到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還需以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過渡到新知識學習過程中。但在當前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容易走入只重情境而忽視問題引導的極端。
案例: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情境:教師先引導學生復習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知識,然后通過幻燈片來展示汽車行駛過程中的能量轉換過程,借助Flash動畫,從發(fā)動機到檔位控制,展示得精彩而生動,最后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要學“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分析:在該案例中,教師選擇汽車行駛過程中的能量轉換來創(chuàng)設情境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問題在于教師沒有將生活之間和物理知識形成銜接,從而讓學生感覺突兀。多媒體應用太多而沒有抓住“引導”這一重點,最后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沒有趣味性。
改進:教師教學中引導學生復習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知識后,以幻燈展示汽車的形式,然后提出問題“汽車行駛所需要的能量是從何而來?有多少有用?又流向何方呢?”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而導出新課題。問題情境并不是單純地情境,而是需要在情境中以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在激發(fā)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進入探究活動中。
二、合作探究重探究輕自主學習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但這是基于“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的基礎而進行的。換言之,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所提倡的合作探究學習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而進行的合作探究過程,如果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就容易流于形式而沒有實踐效果。
案例:電磁感應現象(定義、單位、公式、物理意義)
探究過程設計:教師以法拉第的故事來導入新課,并提出問題“描述磁場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什么?”引導學生復習,然后提出問題“什么叫磁通量?它的單位是什么?公式怎么表示?有什么物理意義?”接著學生就開始探究、交流,教師巡視。
分析:通過探究發(fā)現,很多學生并不知道小組內在做什么,有的學生只是隨身附和,甚至在展示過程中,連報告組長也說得很模糊。原因何在?學生沒有經歷自主學習而直接進入到探究過程中,學生交流的目的性不強,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從何說起。在該案例中,在導入新課后,教師可用上述問題引導學生先自主閱讀,然后以其物理意義為探究主題引導探究,引導學生在分析其物理意義的過程中對自主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集體思考解決辦法,同時可將自主學習中的收獲進行展示,以便其他同學借鑒。
三、重教師提問輕學生提問
問題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最主要的方式,教師通過問題能較好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同時,通過問題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應該說,問題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方式。在傳統教學中,溝通是單向進行的,教師主要是講,而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則提倡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在探究中構建知識。而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教師又容易從“滿堂灌”走入“滿堂問”的極端。
其實,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有效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問題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層層提出。以“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方向”的教學為例:首先,用方形線圈在磁場中來回切割,導致靈敏電流計的指針左右來回擺動來導入新課并提出問題“感應電流的方向由那些因素決定?遵循什么規(guī)律?”接著進入探究過程,引導問題為“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感應電流的方向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什么呢?(感應電流方向的指示。)”教師追問“如何指示呢?有那些實驗器材可以被我們所利用?”根據學生設想的實驗,提問“該設計怎樣的電路來查明電流方向與電表接線柱,或者是電流方向與二極管發(fā)光的關系?”再引導學生按照設計的方案,連接電路(辯明指示的方向并做簡要的交代)。完成實驗方案設計和數據收集后,師生共同分析,從個性中找出共性,總結規(guī)律。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才能不斷深入到知識學習過程中,從而獲得知識的構建,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過程中,要真正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還得從實際出發(fā),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從情境、探究和問題出發(fā)來構建課堂教學,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改革。
【參考文獻】
[1] 薛美瓊. 淺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化的實施模式[J]. 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2] 呂春富. 試論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J]. 學周刊,2011年28期.
[3] 鄭錄永. 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的幾點建議[J]. 學周刊,2011年21期.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