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麗
無論從學生的角度還是從老師們的感受,政治課都不會有很好的評價。隨便一個學生或老師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列舉出幾條政治課的負面評價 ——沉悶、枯燥、說教語言太多……記得有一次筆者和一位其他科的老師一起聽本教研組內某老師的公開課,這位老師聽到中途哈欠連天,轉身對我說:“你們的政治課始終是悶了點。”可我當時的回答是:“那不一定,那要看誰上的課?!睕]錯,我至今仍理直氣壯地這樣說。其實,政治課內容抽象且枯燥,完全可以通過教師的創造性教學使其生動活潑。換句話說,向政治課的沉悶大聲說“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何解決沉悶現象?實現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能積極主動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實現課堂活起來,實現課堂教學有效高效。
一、尋找“熱點”,點燃課堂氣氛
九年級教材主要包括國情常識、法律、心理和道德四個方面的內容,和七、八年級教材相比較而言,內容多而深,要掌握的知識點多,給學生的感覺是枯燥無味、理解有難度,其中國情常識這部分知識更難懂,更難理解。這需要教師善于把書本知識與生活中的熱點相結合,把學生課外時間關注的熱點問題移到課堂,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這樣就可以點燃課堂氣氛,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例如:(熱點材料)南海問題。近年來,中國與越南、菲律賓等國在南海領土的紛爭日益激烈,美日印相繼插手南海問題圖謀使爭端國際化、復雜化。中國政府明確表態,南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堅持南海爭議應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并同東盟國家協商就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后續行動指針達成一致。問題: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如何認識,美日印插手南海問題這一行徑。學生看完材料后會爭先恐后的發言,教師加以引導,課題氣氛就會被點燃起來。
二、誘發“興奮點”,激發學習興趣
九年級一部分學生能夠感覺到自己將要走什么樣的路,一部分對將來是迷茫的,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得過且過的,他們這種思想在課堂上能直接表現出來:有的人上課認真聽講,有的人表現是無所謂,有的人表現是有點厭倦。針對這種現狀,教師要誘發“興奮點”,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的內容,落實好學習目標,適合學生學習,就能產生一定的積極情感反應,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讓學生帶著良好的情緒去學習。譬如:在教蘇科版九年級第8課《擁護黨的領導》第一課時《輝煌的歷史篇章》時,先播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一曲,然后讓學生合唱,并列舉史實說明這首歌曲所反映的道理。學生會帶著這種情感學習后面的內容,教學效果會很好。當然,興奮點可以設計在導入環節,也可以在講授過程中,只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在教學環節的任何位置,以何種形式出現都是適宜的。
三、運用“笑點”,引導快樂學習
有人說過:幽默是一門藝術,教學幽默更是一門高超的藝術,教學幽默在課堂的運用是教師個性智慧的閃爍,是“寓教于樂”的機智。贊可夫說:“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笑是幽默最重要的特征。政治教學的幽默有時三言兩語卻又妙趣橫生,有時片言只語也會使人拍案叫絕,讓人在笑聲中明其智、悟其理。在課堂上合理地使用幽默語言來引發學生一笑,舒緩學生疲乏、渙散的精神狀態,使學生的思維回復到松馳狀,并將他們的注意力重新引回到課堂。如:九年級下學期剛開始上復習課,量大、內容多、比較枯燥,又恰好在春天,課堂上學生睡意朦朧。老師可以說:“暖風吹得學生醉,直把教室當臥室”或“春眠不覺曉,還是睡覺好?!闭Z調抑揚頓挫,充滿幽默風趣的情味。教室里會發出一片笑聲,驅散大家的睡意。這種笑會充滿整個課堂,學生會帶著笑意快樂學習。
四、創設“活點”,教學過程生活化
所謂“活點”,就是教學過程要生活化,善于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按生活邏輯來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實現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下面從課前預設、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課后檢測等四個環節來闡述如何實現教學生活化。
課前進行生活化預設。九年級的學生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他們思考問題傾向于依賴身邊的、可親近的東西作為支撐。因此,在教學中要把教材內容還原為生活原型。
生活化的導入。要貼近現實生活,以最新鮮的、最貼近的材料導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讓每個學生有話可說。
課堂中實行生活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采用一些生活化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情境表演、模擬法庭、辯論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再現生活,喚起學生直接經驗的感受與體驗,讓學生有意識地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增強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復習八年級下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一課,為了使學生學會合理消費,可以模擬創設一個購物活動。準備阿迪達斯運動鞋、mp5、飯盒、蘋果手機、魯迅小說、愛心捐款20元和作業本共七項消費的商品,給每組學生500元的“資金”。請每個小組去消費,制定消費方案并說明理由,再安排學習小組相互評價消費方案的優缺點。這樣使學生走出課本,在生活實踐中感知,同時也展示了學生自己的個性及創新。
課后練習題設計要生活化。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津》中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練習題的設計要讓課堂教學再次回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練習題設計主要圍繞生活設計。
五、展示“亮點”,彰顯深厚的基本功
一個政治教師,如果對自己所授的課程缺乏熱情,缺少起碼的業務素養,是不可能講好課的。在這一點上,作為受教育者的學生,眼睛是雪亮的。哪個教師講的道理具有說服力、感染力,就受到學生的尊重和歡迎,就會對學生產生很大正面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政治教師要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在自己的學科領域,應該有相應的科研成果。要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要把理論知識講活,教師就必須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積累較多的科學研究成果。這樣才能應對日益復雜的意識形態領域提出的挑戰,才能在較高的層次上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第二,教師要注重研究各種社會思想潮流。它是政治課上可能用到的最鮮活的素材,是聯系學生思想的最直接的途徑。對社會思潮的研究,應該連續、持久、穩定地進行,堅持數年,就會有明顯的理論水平的提高,就能提高適應學生思想實際的能力。第三,教師要深入社會實踐,加強調查研究,不斷開闊理論研究的視野,經常深入各個不同領域,了解城鄉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和遇到的問題等。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