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多全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學習困難觀可以給予教育工作者很多正面的啟示,從他的教育觀念中也能夠讓更多的教師在學困生教學時找到更合適的教育方法與教育理念。本文將具體談談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學習困難觀及其啟示。
關鍵詞: 蘇霍姆林斯基; 學習困難;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在這個領域中開創了許多極具影響力的理論及教學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就是他對于學生學習困難觀的理解與認識。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理念中并不存在“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難學生”或“難教育學生”的說法,他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可以被教育好的,但是教師要去開拓與挖掘好的教學方式與教育理念。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生不僅教育了很多學生,同時他也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留下的很多教育理論給后人以重要的引導與啟示,為教育行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一、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學習困難觀
1.學生思維發展存在缺陷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困難其實很大程度體現出學生在思維發展上存在著某種缺陷。思維能力的開拓是教育的根本,無論是哪個學科的教學首先應當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只有具備相應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對于問題展開獨立思考,才能夠展開探究性學習,進而對于知識的掌握更為牢固。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中非常反對“死記硬背”等不合理的學習方法,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教學口號,這非常直觀的反應出蘇霍姆林斯基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視,因為這才是培養學生各方面實際能力的良好基石。
2.學生基本的學習技能存在缺陷
學生學習技能其實很大程度反應在學生的學習習慣上,很多時候那些學困生之所以表現出在學習上存在的較大障礙,很大程度是在于他們學習習慣上的缺陷。教學中不難發現,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是學習習慣差,屢教不改的同學。有的課題比較難,老師授課前會交代預習任務,很明顯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會做很充分的預習工作,而學困生們很少會完成這項任務。老師布置的作業,這些學生也不能按時按量完成,由于學習習慣不好,在學習上經常偷懶或偷工減料,長此以往自然會成績不佳,成績跟不上作業更不知道應該如何完成,于是就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因此學困生學習上存在障礙很大一部分需要他們從自己身上找出問題,并作出改進。
3.學生的實際知識存在缺陷
實際知識存在缺陷將直接導致學習困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種障礙的產生,學困生在知識體系上的缺陷的最明顯的一個體現在于他們對于新知識的理解與接受能力很欠缺。課堂上,每當老師開始講授一個新的知識點或課題時,有些學生反映很靈活,立刻能夠抓住知識要義,課堂上就能夠對當天的知識點消化吸收,而“學困生”們對于新的知識點接受起來往往存在很大障礙。這其實和每一個學生的知識體系是不無關系的。隨著學生所學到的知識不斷積累,知識點和知識點之接是有聯系的,前面學的內容往往是為后面即將學的內容做鋪墊。對于學困生而言由于他們一貫基礎較差,原來的知識體系就不夠牢固,對于新的知識點理解起來自然有很大障礙。
二、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學習困難觀的啟示
1.樹立正確教育觀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中從來都不認為有所謂差生的概念,他始終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以被教育好的,這種教育觀中不僅充滿了人本主義關懷,同時,他也值得現今的很多教育工作者采納與反思。很多時候教師會對于有些學生缺乏耐心,覺得有的學生“屢教不改”、“不可救藥”,如果教師都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學生,那么學生可能真的就沒有希望了。從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學習困難觀中可以給予我們很多啟示,首要的一條就是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要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的同時也要區別對待。一視同仁在于對于任何一個學生都不能放棄并且應當給予他們同等的關愛,區別對待在于對于不同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幫助,讓那些難教育學生得到
進步。
2.減輕課業負擔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中非常強調對于學生天性的解放,他很反對教師讓學生死記硬背,非常提倡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這是很有道理的。在現今的中國教育體制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是非常繁重的,很多孩子都快要踹不過氣來,這樣的環境對于學生的發展起不到任何積極的作用。在合適的前提下應當盡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這并不說學生可以不學習或者不做作業,而是強調能夠讓學生將有效的精力更為合理的利用,教師能夠盡量提升課堂效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就能夠良好的吸收相應的知識要點,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課后作業也就沒有必要了。
3.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不可忽視
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這通常是他們學習的最大驅動力,對于學生而言這種驅動力和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有最直接關聯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的情緒,那才是最糟糕的狀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困生一定不能放棄,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與指導,最大程度的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學中教師可以更關注學困生,讓他們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比如平時課堂教學中教學方式可以更多樣,鼓勵學生間相互討論,讓學困生勇于提出他們的見解,也要鼓勵他們主動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對于學困生的問題老師可以引發他們思考,在解答時也要更有技巧,提升他們的信心。
4.對學生實施鼓勵性評價
教師給予學生的評價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適時給予學生正面的肯定與鼓勵,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他們內在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些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往往更需要教師的肯定,因此,教師如果能夠多給他們鼓勵將會很有效果。
三、結 語
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學習困難觀對于當下的學困生教育是有很正面的指引與啟示作用的,他很深刻的闡明教師對于學習困難學生應當有的態度及教育理念,也為這部分學生的教學可以采取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良好的建議,在其指引下相信會有更多的學困生得到應有的幫助與關懷。
參考文獻:
[1]杜曉新;學習困難兒童學習策略訓練模式的構建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葉立軍;初中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表現及其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宮艷霞;中學生物理學習困難的成因與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