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進行,國人思想逐漸得到解放,讓孩子學習藝術的家長也越來越多,藝術特色學校的打造成為新課題,所以提升學校藝術教育的特色性與有效性就成為了藝術教育改革的重點部分。本文通過闡述我國藝術教育發展的現狀以及發展特點,結合藝術教育實施的手段與措施,對我國現階段學校藝術教育的有效模式進行全方位探究與思考。
關鍵詞:藝術教育;藝術特色學校;品牌學校;有效模式;研究與分析
一、藝術教育的概念、作用以及重要性
1.1藝術教育的概念。廣義的講,“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培養藝術專門人才、專業藝術工作者的藝術專業教育。藝術教育既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根本要求,又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內容,既是素質教育的內容,又是素質教育的手段。
1.2藝術教育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藝術教育有利于有利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開發,有利于學生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優秀的藝術教育從根本上帶動學生的整體素質,是培養我國下一代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如果要培養創造性人才,推行素質教育,培養世紀新人,就必須充分重視藝術教育。
二、 我國學校藝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2.1我國藝術教育業的發展現狀。我國的藝術教育行業興起于改革開放初期,并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藝術行業與藝術教育行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在我國的藝術教育界,正在極力推行藝術特色教育的教育改革。藝術同時也是文化,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打造國家文化的抓手,并做為新時代中國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我國的藝術教育事業正處在即將高速發展的一個起點。
2.2我國藝術教育的進步點與長處。在我國的藝術教育行業中,呈現出了發展迅速的特點,表明我國對藝術教育的扶持政策正確且適當。并且,在我國的學校藝術教育正積極進行特色化改革,主力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也已取得初步的成效。我國藝術教育中,學生對藝術的表現力、探查力與感受力一直是教育的重點,體現了我國藝術特色教育的先進之處。
2.3我國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現象。由于有些學校對藝術工作欠重視,老師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滯后,藝術課程研究開發不明確、欠深入,課堂效率低,藝術實踐受輕視等等,這些都是影響藝術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導致藝術教師職業榮譽感缺失,師德水平、專業技術、課堂效率偏低,學生對藝術學習、實踐興趣不濃,理解不全面,素養開發不徹底,嚴重影響了學生在藝術方面的良性發展。
三、 建設藝術特色學校的有效模式構想以及實施手段
3.1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學校工作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堅定一個信念。一個信念即“建名校、創特色、亮品牌、爭一流”的辦學堅強理念。學校應成立以校長為首的領導小組,把握藝術教育發展的總體方向,保證各項藝術教育機構設置科學,管理制度完善,保證藝術教育專項經費逐年提高,保證藝術教育設施設備齊全,保證藝術課程落實到位。
3.2全力打造藝術特色教育品牌學校為目標,抓好兩支隊伍。(1)藝術教育管理隊伍。學校應在以校長為首的藝術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專門設立藝術教育管理部門,負責藝術教育處的管理、教研和實踐活動開展。領導小組堅持藝術教育優先發展的思路,帶動其他工作上層次,確保打響品牌。(2)藝術教師隊伍。明確“青年教師骨干化,骨干教師品牌化”的培養思路,主要做到“提高兩個水平”:一是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隊伍師德水平。利用組織學習和教師自學兩條途徑,讓老師們學習國家的教育政策、時事政治、教育心理、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理論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教師對國家藝術教育事業的正確認識,培養教師教書育人的意識,養成不斷鉆研的好習慣。二是“外送內練”,不斷提高隊伍業務水平。 “外送”是指積極派送教師參與各級教育權威部門和專業協會開展的教師培訓和教學交流。如參加各級藝術協會主辦的大師班、研修班、論壇等學術交流;定期組織觀摩藝術節、歌舞劇、書美展;選派教師與有影響的藝術教學機構進行交流?!皟染殹笔侵竿ㄟ^打磨教研課、校本研究、基本功檢測、專家幫扶、師徒結對、論文寫作、節目創編、作品輔導、帶隊參賽等多種手段,有計劃、有目的地策劃開展教師優化培訓工作。
3.3立足于藝術特色教育的校本課程開發。開發特色藝術課程是推動藝術特色品牌學校發展的必經之路。學校除嚴格按國家教育部的規定完成藝術課程教學任務外,積極開展藝術校本課程研究和實驗,增開本校的特色校本藝術專業課程。將藝術校本選修課程納入課表,保證時量,保證師資,確保教學質量。引導學生在具備基本藝術素養的基礎上,專一門、愛一門、長一門。這樣的課程模式有利于學生發掘真正屬于自己的藝術潛力和個性,鼓勵了全體學生包括是那些藝術零基礎的學生激起對藝術的學習興趣,大膽走進藝術,以此擴大藝術對學生的影響,同時拓展了藝術教育的發展空間。
3.4重視藝術特色教育課程的實踐。實踐是藝術的來源,通過藝術實踐,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藝術的理解,感悟藝術的真髓,鍛煉和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和水平。在實施藝術實踐的過程中,學校應以活動為載體,搭建“四個平臺”。第一是各級教育權威平臺。學校應積極參與各級教育權威部門舉辦的藝術活動,如中小學生藝術節、三獨比賽、音樂會、集體舞比賽、公益演出等等活動;第二是國際國內大擂臺。學校應有組織的參加國際交流、青少年才藝大賽等有影響、有權威、有信譽的青少年活動,如“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等等權威賽事;第三是社會公益大舞臺。學校應走出校門,走進社區,走向社會大舞臺,讓孩子們的實踐活動與市民互動,如參與電視媒體主辦的晚會、欄目的演出,參與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社會弱勢群體舉辦的義演,參與社區文明創建的宣傳公演等等;第四是校園大舞臺。學校應致力于打造校園藝術氛圍,讓藝術活動在校園內常態化、規范化。定期策劃開展藝術節、音樂會、夏令營、書美展覽等等校園文化藝術活動。通過“四個平臺”的搭建,讓學校不斷活躍在國際國內大舞臺上,充分展示學校藝術教育綜合實力,強化學校的藝術特色建設工作在社會各界的影響力,做大做強學校優質藝術特色教育品牌。
四、結束語
在21世紀,一個不懂藝術的人算不上是一個“完人”,顯示出藝術教育正成為現代教育的新追求。努力培養學生全面的素質,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傳統優勢,通過藝術特色教育的改革和實踐,對藝術特色教育的有效模式進行優化,為我國當前教育業的改革提供借鑒經驗。
有鑒于此,建設藝術特色教育品牌學校的有效模式探究與思考,打造藝術教育的品牌名校,將成為當代學校發展的永恒主題。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主編 當代教育心理學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張春興主編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邵瑞珍主編 教育心理學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4]《兒童和青少年臨床心理學》(愛爾蘭)卡爾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2.
[5]《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