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
基于教材的文本重構,倡導的是有效地開展以語段、語境為主題帶動詞句的學習。
一、基于教材內容的文本重構
文本重構,倡導有效的以語段、語境為主題帶動詞句的學習,強調用英語做事情,讓學生在語段和具體語境中感知語言。過去的語法教學,我都是讓學生在大量的句子中去尋找語法規律,感覺相對枯燥和單一。現在我把相關的語法知識進行了重構,把閱讀、語法、寫作相結合,在具體語境中讓學生總結語法規律,通過練習鞏固語法知識,并把語法知識放在具體的主題中去進行寫作,效果更好。
在英語課堂中,我們采取多形式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并努力為學生創設相關的生活情景,盡可能地讓學生多運用語言,并能實現語言的溝通和交流的作用。其中,游戲教學就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教學手段。同樣,在游戲教學中也可以實現文本重構。文本重構,是在課堂和具體語境中即時生成的語段, 并由此復習舊知,學習新知。有些游戲的設計充分地體現了文本重構的目的。如四年級學習形容詞后,開始學習去如何描述你熟悉的人,我采用這樣的游戲,讓學生猜謎,我先做例子,描述一個同學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讓學生猜出是誰,再讓學生仿照例子,描述他們的好朋友,在課堂上用相關的形容詞寫成一篇小短文,在課堂上讀出,讓學生去猜。換個形式,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又課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更在課堂上利用新舊知識生成了一個又一個新的文本。
二、基于學生的文本重構
英語教材中某些課文內容對于學生來說,不太容易去感知,但和生活中已有的知識相結合,理解和學習就容易多了。如四年級下冊Module2介紹男女英雄和Module3介紹運動員,我就把這兩部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并引入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當時剛結束了08年奧運會,學生對運動員了如指掌,我就讓學生搜集好他們所喜愛的運動員的資料,如外貌、愛好、特長、成績等,一邊教學課文內容,一邊讓學生扮演他們所喜愛的運動員,讓其他同學扮演小記者去采訪,并運用課文的單詞和句型進行描述和介紹,即時教學,即時運用,在課堂的情境中去生成新的語段,這樣的文本重構,讓課堂氣氛變得很活躍,學生不但掌握了單詞,還掌握了重點句型,同時還拓展了課外知識,課本肯定沒有介紹那么多運動員的知識,但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認識了很多不同的運動員,了解了他們奮斗的故事,對學生也有鼓勵的作用。學生興趣盎然,每個學生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去,有助于學習困難的同學掌握知識。在課堂上解決了難點,學習的畏難情緒就減輕了不少,對英語學習就不會有太大壓力。現在流行微信和微博,我就在作文教學中引入這一形式,要求學生寫微博和微信,但內容就是課堂所教的知識,把枯燥單一的寫作變成他們熟悉的微博和微信,學生更樂于去做,并認真完成。基于生活已有知識,把課本內容進行整合,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有裨益,學校效果更明顯,而且把學習和生活相融合,運用到實踐中,才是學習語言的目的。
三、基于教師的文本重構
文本重構要求老師對教材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才能做到在不偏離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文本重構,也從整體角度把握如何進行重構,不斷搜集相關知識和內容,豐富教材,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也學得有效。
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地拓寬教學視野,遵循學生發展的規律,為學生提供更多結合實際生活的語言實踐機會,才能真正成就有效課堂。課堂中的任務設計,總是以單元目標要求和教材文本為依托。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國家倡導教師正確“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所謂“教”教材,是指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嚴格按照教材文本設計交際任務活動,也就是機械教學。所謂“用”教材教,是指“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文本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文本重組必須是教材原有的主題(topic);必須體現教材內容的安排(contents);必須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level)。必須符合課堂所能的篇幅(length);必須符合單元教學的整體(unit)。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如何去運用英語。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