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玲
合作學習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的方式以使學生之間能協同努力,充分發揮自身及其同伴的學習優勢最大程度地促進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
下面僅以一節高三文科班的常規復習課《新航路的開辟》(岳麓版必修二)為例,談談合作學習的教學。
首先,在講課前通過教師精心挑選的幾段材料和問題讓同學們進行課前預習,小組通過抽簽的方式選擇材料和各自需要準備的問題。
教學過程:教師導入新課,有人說,世界近代史是從人的發現和地理大發現開始的,不知同學們是否能記起這兩個發現指的是什么?
學生:人文主義思潮和新航路的開辟。
教師:很好,今天我們復習的內容就圍繞地理大發現的相關知識點,即新航路的開辟展開。課前我已經布置了相關的思考問題,不知各個小組準備的如何?我們以一道高考題為切入點,開始今天的教學。(多媒體展示材料):
(2010年高考山東文綜27題)1492年,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開啟了世界歷史的新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問題一:偶然與必然
有人認為,哥倫布是因為“迷路了”,才偶然“發現”了美洲。也有人認為,當時即使沒有哥倫布,也必然會有別人“發現”美洲。
(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教師:關于美洲的發現,第二小組的同學們能告訴大家你們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理由是什么?
第二小組的三位同學代表上講臺展示他們的學習結果。
學生甲:我們小組認為美洲的發現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理由是根據新航路開辟的背景,我們認為當時已經具備了發現美洲的動因和歷史條件。具體原因如下:(學生乙在黑板上展示,略),據此我們認為美洲的發現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同時為了更好說明我們的觀點,我們以史料來論證。請展示:
學生丙:以下是我們搜集的相關史料。(多媒體展示)
材料1: 1500年左右,隨著歐洲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金銀日益取代土地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標志,金銀成為普遍的交換手段。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
材料2:“黃金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黃金,要把靈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哥倫布
材料3:“東方是金瓦蓋頂,金磚鋪地,門窗都是黃金裝飾,連河道里都有滾動的礦石,東方簡直是一個燦爛輝煌的黃金世界,冒險家的樂園。”——馬可·波羅
材料4: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后占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控制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比原價高8—10倍)。因此,西歐各國迫切需要開辟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線。
——(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材料5 (海上探險)是為了像所有的男子漢都欲做到的那樣,為上帝和陛下服務,將光明帶給那些尚處于黑暗中的人們。
——迪亞士
學生丙:以上材料分別說明了經濟因素、對東方的向往、思想、宗教因素、以及對新的航路開辟的迫切性。這些就是我們說明必然性的依據。
教師:謝謝第二組的同學們,他們用充分的理由和依據論證了他們的觀點,并能以史料來做說明,充分反映了歷史學科的特點,很好。通過他們的展示,我們也解決了本節課的一個重要知識點,是什么呢?
學生:新航路開辟的背景。
教師:不錯,希望大家下去之后記住這一知識點。同學們自己總結的很好,老師就不再補充了,不過我想問一下,除了必然性這一觀點,有沒有不同看法?哦,已經有人迫不及待了,那就請第一小組張文康同學上來吧,女士優先。
張:我們小組認為哥倫布發現美洲有很大的偶然性。眾所周知,哥倫布的本意是幫助西班牙王室尋找通向東方的航線,結果由于哥倫布在向西航行的過程中航線偏差,才在無意間發現了美洲。
教師:謝謝張文康和她的第一小組,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看法。的確,歷史事件中有許多的偶然因素。還有其他的看法嗎?
于:聽了前面同學的發言后,我們小組認為,哥倫布發現美洲是歷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結合。就好像老師之前讓我們討論過李鴻章一樣,如果歷史上沒有李鴻章這個人,中日《馬關條約》就不簽訂了嗎?換個人而已。所以,我們認為即使沒有哥倫布,美洲同樣會被別人發現。且不會與哥倫布的發現相距很長時間。但如果不是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新大陸,而是此后的1510年由法國人或英國人來發現,那么隨后的發展就會與今天的歷史截然不同。
教師:很好,今天通過這道開放性試題,讓老師看到了同學們能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積極思考問題。這點我非常高興,因為這也是我們考試的趨勢,大家做得很好,希望以后繼續帶著一顆探究的心去學習。最后老師強調,無論你選擇哪種觀點,必須要把理由闡述清楚,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
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史的影響有多大,這一知識點由第五小組的同學負責告訴大家,有請。第五小組的幾位同學代表上臺。
學生甲:關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我們是這樣總結的:
1.對歐洲的影響:
(1)貿易中心的轉移: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2)加速了歐洲封建主義的衰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對亞非拉國家的影響:
一是使美洲傳統社會遭到滅頂之災;二是使非洲成為獵獲黑人奴隸的場所;三是大量白銀的流入,高產糧食作物的引入,客觀上刺激了亞洲商品經濟的發展。
3.對世界史而言:
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人類也由此從各民族分散孤立地發展開始走向整體世界。
學生乙:我們還從積極和負面影響進行了總結。(展示)
積極影響:
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1.方便了人口的遷徙,形成新的民族,如18世紀中葉美利堅民族形成了。
2.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物種的流動,如非洲的咖啡、亞洲的茶葉傳到了歐洲。
3.促進了不同區域文化和科技的傳播與交流。
負面影響:
伴隨新航路的開辟,歐洲的殖民擴張也開始了,殖民統治給亞、非、拉美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1.殖民掠奪造成了亞非拉美長期的落后與貧窮
2.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的代表印加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都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3.販賣黑奴,罪惡的三角洲貿易開始,使非洲喪失了大量的精壯勞動力。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