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鋌
教研組長要擔負教研組織的責任,要站在學科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前沿,結合本校、本科組的具體情況,聚合組內教師的智慧,建立有效的教研群體。老師們才會主動地參與教研活動,校本培訓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目的才能變為現實。
一、落實學科教育理論知識的培訓,提高教師學習型專業化素養
教研組長就好比是一只“領頭羊”,對整個教研組起著引領的作用。要真正發揮好這種引領作用,必須經常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書卷氣是教師最好的品質。要努力引導老師們拓寬閱讀面和知識面,提升思想涵養和精神品位。通過各種學習活動,營造人人熱愛讀書、善于讀書的氛圍,積極踐行“學習終身化”的學習理念。要讀本學科的專業書籍,教育名著、教學專著、教育教學報刊等,還要讀一些政治的、哲學的、經濟的、歷史的、文學的等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書,以豐富教師的人文素養,拓寬知識面。更多地懂得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厚重,理解教育與教學的深奧,開闊眼界,知道在教育上,“山外還有山,樓外更有樓”。搜集、整理相關的課改信息組織學習研討交流,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促進教師由“教師職業型”向“教師專業化”轉變。
二、搭建教研組課題研究平臺,引領老師走科研型專業化發展之路
做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師科研教學專業化的需要,是提高我們教育理論水平,教學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教研組長要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對我們老師提出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要積極申報、主持并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實施課題研究是發揮校本培訓效果的最佳途徑之一。根據本學科的特點,選準選好課題科研項目,以課題“拉動”培訓,提升校本培訓的層次和質量。讓課題組成員通過課題研究方法,吸取、掌握先進的教育思想,用這些理念去指導教學實踐,提高教師們的科研能力,促進老師們走上科研型專業化之路。
三、打造精品課堂,引領老師走上教學能手專業化之路
錘煉課堂,打造精品課堂,經常組織老師們上好各類型課:上好新教師的合格課;上好優秀教師的示范課。教研組是課堂教學“臨床”性、應用性研究的有效載體,教研組必須聚焦課堂,組織隨機聽課,取長補短。承擔公開課的教師要體現自己的個性和教學風格,體現“生本”的教學理念,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藝術為出發點,并要有所創新。“課堂因個性而精彩”,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際效果,只要發生在真實的課堂里,都可以作為教師走專業化成長的原生態素材。
為加快教師專業發展速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教研組長要進一步落實“課堂至上”的理念,通過課堂教學實踐訓練來培養并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所以,教研組長必須引領老師們走“精品課堂”內涵式發展的專業化道路,指導老師們要重視課前準備,關注教學的實施、學生的活動、課堂容量及教師的教學個性化特色的體現,為教師打造精品課堂指出明確的努力方向。
四、培訓青年教師,促進老師快速走上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成長之路
教研組長要勇于實踐,推陳出新,是促進青年教師快速走上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對青年教師以“以老帶新”的形式,薪火相傳進行培訓,著力在備課、教法設計、課堂教學、輔導、教育科研等方面進行指導,提高青年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并在結對幫扶活動中各展其長,互幫互學,優勢互補,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培養與提高的總體目標:一年適應,三年合格,六年骨干,十年區域名師。
總之,教研組長在校本培訓模式與教師專業化成長研究中,應立足教研組培訓的原則,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威信,加強管理、勇于創新”。在實際工作中,以課堂教學藝術與能力培訓、教育科研和青年教師培訓為重點,打造一批觀念新、能力強、業務精、善創新的專業化名師,較好地引領教師們由“教師職業型”向“教師專業化”發展。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