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紅
我們將學校取名為“青葵園”,寓意師生就像是葵菜、葵花,在陽光雨露滋潤下快樂地成長。“青葵園”就是要引導全校師生珍惜時光,積極進取,和諧發展。
葵園教師團隊文化的打造
在“凝聚彰顯智慧、激情點燃夢想、和諧成就未來”思想的指引下,為了更快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進行了“葵園教師文化”的挖掘與梳理。經過前期的廣泛調研、問卷調查、征求意見、梳理歸納,最終把數據統計向教師發布,使全體教師達成共識,形成了學校教師文化:敬業愛生、博學儒雅、包容合作、銳意進取、激情詩意。
團隊建設凝聚力量。每個學年之初,我校各教研組都要確立組訓,以此作為本教研組的文化追求和行動指南,達到以教研組的和諧文化建設推動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目的,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如,五年級組訓是“踏實靜慧、天道酬勤、儼然肯學、浩然明理”,六年級組訓是“團結互助、和諧共勉、嚴謹求真、勤奮創新”。各組確立好組訓后,還要在全體教師集會時進行展示,形式多樣,氣氛熱烈。
揚己所長閃亮一片。積極開展尋找自身特長活動:鼓勵教師一專多能,在具備學科教學能力的同時,培養特長,發揚特長。根據教師的特長,我們成立各種學生社團,以期達成“精彩一點,閃亮一片”的目的。
快樂驛站點燃激情。我們向往充滿激情的工作,詩意的生活。快樂驛站開展了豐富的教師活動,在活動中促進教師的交往、理解、支持。如談責任——開學第一課,同伴分享;練瑜伽——每周進行時,內外兼修;心理培訓——走進教師內心深處……教師們分享著專業智慧,分享著生活情趣,分享著教育的快樂。專業在引領中深入,優勢在分享中發揮,智慧在碰撞中生成。
豐富多元課程文化的建構
我們力爭把課程的文化功能發揮到最大,盡可能地給予學生更豐富、更多元的學習資源,為學生的成長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學校校本課程分為三大類:葵園文化建設類、社會教育類、社團活動類。葵園文化建設類有藝術鑒賞、書法鑒賞、經典誦讀等。社會教育類有升旗儀式、校班隊會、節日紀念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社團活動類有科技活動類:航模、車模、船模、氣象觀察、動植物養殖;文學藝術類:閱讀、演講、合唱、舞蹈、繪畫、書法、攝影、剪紙等。
吟誦經典,傳承美德。我校堅持以“吟誦經典,傳承文明,爭做四小和諧美少年”為主線培養學生。我們編輯了校本德育教材《葵園舉要禮儀篇》《葵園舉要孝道篇》,結合《弟子規》和《一日行為規范》為學生做深入淺出的講解。“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學生在“青葵園”里吟誦經典,在“青葵園”里習得禮儀。
走近藝術,傳承文化。開設《書法欣賞》校本課程并申報了“以書法校本課程為媒介,開展國學經典綜合性學習的嘗試”的科研課題,充分發揮書法藝術的育人宗旨,使學生德行與心智一同成長。學校“皮影”“毛猴”“剪紙”等課程內容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增長了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往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的審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民族情結。
社團活動,豐富多彩。“青葵園”就是要引領全體師生一同追求真善美,在向善向好的追求中共同成長。“墨緣軒”“螢火蟲”“調色板”“小足球隊”以及航天模型社團等,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創新和實踐的有效途徑。
幾年來,學校采取多種形式傳播文化精神。為了培養“求真向善、文雅誠信、心美體健、勤學樂思、創新進取”的葵園和諧美少年,學校開展“爭星換書簽”活動,各方面、多角度地提高學生素養,促進學生個體與集體的和諧。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讓“青葵園”充滿魅力,讓充滿求知渴望的少年兒童在這里收獲知識,收獲幸福。環境、課堂、課程、教師、學生,互相支撐,彼此依靠,共同為學生、教師的發展提供平臺,助力發展!■
□ 編輯 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