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利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是教師教學的目標。要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師要熟悉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教學設計進行不斷的優化,合理安排教學環節,采取措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中學語文采取有效教學的方法更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中學語文;有效教學
在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發生了變化,教師在課堂中所處的角色發生轉變,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現在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有效教學就是在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逐漸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學的過程不僅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同參與教學的過程。
一、中學語文教學出現的問題
1.教學目標沒有落到實處
一些教師高呼要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新課標的教學內涵并沒有徹底的弄清楚,只是一味跟風,注重形式而忽視內容。傳統的教學注重傳授學生知識,新課程標準注重學習的過程,講究學習的方法,要求學生品德和人格方向的發展。教師應該對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仔細研究,挖掘新課標的深層內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抓住教學的重點。
2.教學方法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新課程標準頒布以后,新的教材開始全面使用,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使課程教學充滿活力。但是,由于傳統教學的方法延續多年,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形成了思維定勢,無形中就會用傳統教學的一套方法去進行新教材的教學,這對教學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注意更新教學觀念,重視提高學生的領悟和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多表達自己的看法。
二、分析中學語文有效教學的方法
1.使用電教媒體設備
電教媒體在教學中是非常有效的工具。把電教媒體用于課堂教學中,可以展現生動形象的畫面,以此對學生形成感官刺激,電教設備能夠設置貼近生活的情景,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會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電教媒體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主要集中在視覺和聽覺方面,學生的視聽感官受到強烈的信息刺激,對信息的記憶比較深刻。電教媒體技術把生活中的畫面真實的展示出來,學生可以接觸到生活中常見的畫面,聆聽多樣化的聲音,融入到教學情境中。例如,教師為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把自己融入到作者所塑造的環境中,可以播放音樂、展示圖畫,借助這些來營造氣氛,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快樂,在進行《紫藤蘿瀑布》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置特定的情境,展示紫藤花的圖片,搭配適當的音樂,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對教師來說,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學生對中學語文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會有不斷學習的動力。中學生處在一個特殊的成長階段,他們對新事物有很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但是他們不容易集中精力,洞察事物的能力不足。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電教設備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時集中注意力,進而讓學生在學習時精力充沛,興趣濃厚,學生處在享受學習的狀態,從而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本中的難點是較難掌握的部分。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化解難點,讓學生深入了解。此時,電教媒體設備就可以很好的發揮作用,化解教學中的難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的質量。
2.設置高效的教學環節
中學語文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語文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學生進而能夠自主地學習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環節,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提問是非常必要的。提問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提問的重點在于問題的設置。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問題必須目標性明晰、難度適中、較為新穎。此外,教師要為學生設置思考的方向,給學生適當的提示,學生就能夠根據老師的提示進行深入思考,這一方法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對提高教學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3.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
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生的參與,因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顯得尤為重要。一些教師注重總結教學經驗,經驗總結主要側重在以下方面:
第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多表達自己的看法;
第二,設計教學環節時,注重各個環節之間的關聯性,注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第三,在課程教學設計中,注意師生之間的交流。進行實際教學時,教師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析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而對課程設計做進一步的修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投入熱情,以充沛的精力進行教學,此外,課堂教學需要注重內容,注意提高教學效率,根據語文的特點,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把語文的教學落到實處。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情況,改善舊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結構,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享受性學習,切實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把學生的發展作為開展教學工作的目的,認真做好每一次的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康新偉.語文有效教學方法探析[J].科技信息,2012,(09).
[2]王亞琴.構建中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模式[J].新西部,2012,(08).
[3]唐惠忠.高中語文有效教學設計的要素[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