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懷
【摘 要】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是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基本形式,是落實《奧運爭光計劃綱要》的基礎工程,因此加強縣級業余體育運動田徑教學與訓練,不僅是我國培養田徑運動員的搖籃,更是提升少兒綜合身體素質、打造“健康型”少年兒童的重要基礎。筆者旨在結合多年的訓練經驗,就加強業余田徑訓練、提升少兒綜合身體素質談幾點粗淺看法。
【關鍵詞】業余田徑訓練;少兒綜合身體素質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連續3屆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全國田徑之鄉”;2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體育先進縣”,是甘肅省唯一獲此兩項殊榮的縣。通渭縣體校是一所全省重點業余體校和省高原人才開發計劃田徑訓練網點學校,該校連續11次被省體育局評為“全省業余訓練工作先進單位”,2次被國家體委評為“全國重點業余體校先進集體”,一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自1972年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運動員。“全民健身運動”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因此,縣級業余體校在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體育運動員的同時,要高度重視業余體校在提升少兒綜合身體素質問題,必須堅持統籌兼顧、整體推進的原則,按照科學、系統、規范的方法,既要培養運動員又要提升少兒綜合身體素質,大力加強縣級業余體校田徑訓練。
一、摒棄傳統觀念,著力解決對田徑訓練不重視的問題
縣級業余體育學校田徑訓練,是所有體育項目的重要基礎,更是提升少兒綜合身體素質的重要訓練方法。但很多縣級業余體育學校對田徑訓練還存在著認識不清、思想不明、訓練不實、方法不當問題,忽視了田徑對提升少兒身體綜合素質和少兒體育項目長遠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因此,縣級業余體育學校無論是領導層還是教練層,都要牢固樹立田徑訓練的“基礎”理念,切實把田徑訓練作為提升少兒綜合身體素質乃至“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基礎性工程,做到一以貫之,常抓不懈,為強化業余田徑訓練、提升少兒綜合身體素質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堅持分類指導,著力解決田徑訓練中“一刀切”問題
要按照培養人才與提升素質并重的原則,在田徑訓練過程中要把“分類指導”作為重要的訓練方法,徹底改變過去“一刀切”的錯誤訓練模式。在分類指導方面,首先要正確處理好“專業”與“業余”關系,區分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訓練思路。對于那些身份素質特別好、熱愛田徑運動的學生,要采取“專業化”訓練的方式,既要提高他們的綜合身體素質,又要強化他們的專業素質;對于那些身體素質較好、熱愛田徑運動的學生,要以提高他們的綜合身體素質為重點,并輔之以必要的專業訓練;對于那些只是為了鍛煉身體的學生,要設計一套專門的教學思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重點在激發興趣、提升他們的綜合身體素質上狠下功夫。
三、強化科學訓練,著力解決田徑訓練不注重階段性的問題
由于縣級業余體育學習的生源都是基層中學和小學的學生,基地上都沒有進行過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的訓練,因為必須首先著眼于提升他們的綜合身體素質,區別不同身體條件、不同身體素質、不同身體狀況開展不同類型的訓練,特別是要在“打基礎”上狠下功夫,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運動時間和運動技術,絕對不能所有的學生都采取一種思路和一種方法。由于不同年齡段的少年兒童身體發育不同,必須高度重視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發育敏感期科學安排訓練,對于10歲以內的學生要多做柔韌性訓練,對于10-13歲左右的學生要多做速度性訓練,對于14~16歲的學生要進行系統性訓練。
四、改進訓練方法,著力解決田徑訓練體系不夠健全問題
古語講:過猶則不及。科學、規范、系統的田徑訓練方法,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田徑訓練的有效性。因此,教練在開展田徑訓練過程中必須確定科學的訓練方法和訓練計劃,健全和完善符合田徑運動實際的訓練體系。要全面做好訓練預測工作,加強對學生運動成績、競技能力、訓練效應、發展潛力等情況的分析和診斷,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要把訓練過程控制作為田徑訓練的重中之重,把握好素質訓練與專項訓練、運動負荷與運動強度、練習順序與間隔時間、力量訓練與速度訓練、身體訓練與心理訓練之間的關系,形成科學的訓練體系,不斷提高田徑訓練質量和效率。
五、樹立服務理念,著力解決田徑訓練中師生不和諧問題
親其師,信其道。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學生與教師的感情如何,是學生是否愿意學習、是否積極學習、是否學有成效的重要基礎。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以及教師的課程對學生才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教練在訓練過程中要堅持“師生平等”原則,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公平、公正的師生關系,懷著博愛胸懷尊重、關心、愛護學生,帶著濃郁感情與學生溝通、交流、探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過程是一個溫暖、快樂、幸福的過程。教師還要牢固樹立“服務”理念,切實把學生當做“第一服務對象”,加強自身師德儀表、知識儲備、言行舉止建設,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