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奕秋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物質生活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也在改變著人們的審美觀念以及其精神生活,在這種形勢下,如何使現代書籍設計所呈現的審美特征符合人們的審美觀念,也逐漸成為了當前書籍設計人員所面臨的一個熱點問題。
關鍵詞:現代書籍;設計;審美特征;意蘊
一、現代書籍設計審美特征之獨特性
在現代書籍設計審美特征中,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獨特性,通過這種獨特性將書籍自身所具備的藝術價值、個性以及風格等展示出來,吸引讀者的吸引力。這種獨特的設計凝聚了設計人員自身的個性以及其創造力,既反映了設計人員的修養、理念以及情感等,同時還反映出來設計人員對于書籍內容的理解及其藝術風格。文字作為一種常見符號,設計人員在進行書籍設計時,應該將文字作為主要表現因素,基于自身對書籍的認識和看法,巧妙來擺放或者設計字體,適當地將其藝術化,使其呈現一種獨特美感,產生出更為強烈且突出的視覺效果,讓讀者在視覺上產生的一種沖擊感受,以此更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目前在書刊市場上,其中較為著名的書裝藝術家—張守義,從其為圖書所設計的插圖以及封面來看,均呈現出了一種品位高雅、簡單傳神以及內涵豐富等特征,比如《悲慘世界》、《茶花女》、《戰爭風云》、《燃燈者》中的插圖,這些均體現出了一種獨特精神空間,從上圖可看出,通過這種黑白對比的方式展示了當時文化生活所呈現的各種形態,賦予了作品更為鮮活以及突出的文化氣息,而也正是通過這種獨特藝術風格,使得張守義這位藝術家被人們所知,深受讀者的喜愛。
二、現代書籍設計審美特征之工藝美
現代書籍的設計其實就是一個創造藝術的過程,隨著現代印刷技術和印刷水平的提高,書籍的各種設計形態均可得到完美展現,而這種現代工藝美也逐漸成為了表現書籍內涵的一個主要語言,這種現代工藝美不僅可將設計人員藝術思路延伸,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可在形態創造上與審美趣味上使作品得到相應的擴展。比如《20世紀廣告》這本書籍,設計人員在進行封面的設計時,就對UV油墨巧妙地進行了利用,而這也為該書籍在設計創意上增添了更多的光彩。在設計過程中,在封面右上端的“廣告”位置將UV油墨覆蓋在上面,通過這種方式使得這本書籍封面閃耀出一種柔美光澤,使得其在各類圖書中尤為注目,更加突出了書籍所包含的內涵,凸顯了其主題。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增快,在現代書籍的設計中,科學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了其設計的一個重要物質基礎,通過計算機軟件的應用,使得書籍設計語言變得更為豐富,不管怎樣的設計思路、設計形態或者色彩都能利用計算機軟件將其展示并反映出來。而這也要求設計人員必須要熟練掌握相關計算機軟件的應用技術,對其設計語言進行不斷地創新和探索,以此讓自己所設計的作品不僅具有工藝美,同時還具有時代特色。
三、現代書籍設計審美特征之時代感
對書籍設計進行創新,其實就是凸顯其設計的時代感,這種審美特征也是每一位設計人員所追求的,通過這種時代感將當今社會發展的特征以及審美觀念、理想等體現出來,而這種時代感通常情況下主要表現在書籍設計形式上。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書籍設計在形式美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也意味著在在書籍設計中應該遵循這種變化的形式美來進行設計,以此讓其設計具有時代感。
求新求異為讀者一個基本心理傾向,讀者在選擇書籍時,通常都比較喜歡內容獨特、形式和風格新穎的作品。鑒于此,在書籍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該不斷地探索,勇于創新,利用更新或者更獨特的“形”和“色”來表現書籍中的內容,從而滿足讀者對于書籍的各種需求,通過這種時代感的表現,使人們能夠對于當前社會發展所呈現出來的新特點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使人們能夠切實體會到新時代所呈現出來的魅力。書籍設計審美特征中的時代感不僅是傳承與發展民族文化,同時也是對外來一些優秀文化和精神的吸收、借鑒,概括了當前社會所呈現出來的審美風尚,將文化與技術的進步通過藝術這種方式表現出來。對此,設計人員在進行書籍設計時,必須要認識到“美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發展的”,時刻關注其所產生的各種變化,善于捕捉當前社會所產生的各種新鮮氣息,將能體現美實質的相關要素有效地融入到其設計中去,創造出更新且更美的作品。
四、現代書籍設計審美特征之民族性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每一個民族都有屬于自身的藝術風格,而書籍設計也不例外,在中國傳統藝術上,注重的是主觀表現與寫意,注重的是格調、品位以及修養,所追求的是一種意境之美。書籍作為民族文化精神的直接反映者,在進行書籍設計時,必須要將我國民族文化比較突出的特色因素融入到其中,將民族精神有效地融入到當前審美觀念中去,基于現代設計的相關理念,創作出既具備時代感又具備民族特色的書籍,因此才可更好地立足于世界。如由聞一多先生設計的《猛虎集》封面,就采用了中國畫中所特有一種手法,即寫意,在其封面上通過飛揚且流動這些線條來表現虎紋,以此來揭示出該書籍的內容與主題,這種方式不僅為讀者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同時也產生了一種美的聯想。
【參考文獻】
[1]折文菁.動感交流中的中國文化——論中國書籍設計中的本土文化[D].西北師范大學,2009
[2]趙春月.從解構視角分析現代書籍設計[D].東北師范大學,2009
【作者單位:寧波大紅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