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清
課文教材解讀
筆者將要講解的這一篇文章為精讀課文,是出現在語文S版教材內的、需要二年級學生在學年的上半年開展討論和學習工作的名為《做燈籠》的小短文。作為被安插在第七單元的精讀文章——《做燈籠》在其教學目標和內容學習量上有一定的難度。
該篇文章講述的內容較為簡單,主要圍繞王京和李良的一次愉快的合作來開展,表達的思想內容為合作的樂趣。由于內容學習量有一定的難度提升,因此,筆者在進行課文講解時,將該篇文章分為兩個課時來具體的講解。本文主要針對第二課時。
學情分析
經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后,學生對課文中出現的基礎生字、生詞等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翻閱詞典、聯系文章內容等活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得到加深,文章的流利閱讀已經不成問題。對課文中兩個主人公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對課文的精讀停留在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中。
學習目標
(1)對所學字詞進行鞏固,熟練朗讀課文。
(2)對文中使用的過渡詞語進行造句,認識過渡詞語的使用語境。
(3)學習課文中兩主人公合作愉快的故事,體會合作的樂趣。
學習重點
對合作做簡要的分析與了解,體會合作的快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鞏固已學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1)復習鞏固所學字詞。(在多媒體課件上依次列出上一課時教授給學生的生字詞,讓學生進行拼讀:布置、贊揚、合作等)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所使用課件的圖案需要與課文中出現的燈籠圖案保持一致,讓學生能夠較快聯想到所學課文。
(2)課文朗讀。(課文朗讀活動的開展有主次之分,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長句的閱讀探索,對其閱讀作簡要點評,并向學生講解長句朗讀技巧。)
(3)學生角色扮演,朗讀課文。教師需要對朗讀課文的男女生進行指定,讓兩者分別朗讀課文中描寫對方的語言,在此之后,教師需要對上一課時已經學習過的第一、二、三自然段進行朗讀鞏固,采取全班齊讀形式。
(在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知識鞏固和課文朗讀來加深其對課文內容的印象,通過采用圖案與課本插圖一致的燈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角色扮演來確保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進而為課文思想情感的體驗打好基礎。)
二、角色設定、揣摩主人公思想情感變化
(1)進行第四自然段的學習。采取某位指定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體會主人公心理活動變化的形勢,加強學生對文中人物情感的揣摩。
(2)對文章中兩位主人公的煩惱進行概括。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設想自己如果是王京或李良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進行小組交流或同桌之間交流,將形成的看法做全班性的闡述。
(3)對兩位主人公的整個事件始末進行情景扮演。請出3組左右學生分別飾演王京和李良,對文中所敘述的時間進行表演,未參加表演的學生做好評委的角色,對上述三組表演團隊進行點評,點評內容包括基礎性的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
(4)對兩位主人公情感變化進行主線分析。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再次進行課文朗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多次熟悉,讓學生找出兩位主人公情緒變化以及心理活動變化的詞語或句子,作簡要的情感變化演示圖(板書形式),圖案繪制好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兩人的情感變化做簡要的分析和探討,思考并回答為何兩人會出現不同的情緒變化。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的思想情感主線繪制和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主人公的心理活動變化,通過對文中描繪兩人心理活動的語言進行剖析,幫助學生養成較好的探究和感悟能力,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對學生的后期發展十分有利。)
三、拓展性學習,情感延伸
(1)對上一板塊中兩位主人公合作之前和合作過程中的心理活動進行描述,結合課文的后面小段,分析兩人合作做出燈籠的實際效果,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觀點交流。讓學生進行燈籠的繪制,讓學生體會到學與玩相結合的樂趣。
(2)引導學生對課文末端出現的做好的燈籠外觀的語言描述,綜合文章兩位主人公的特點來做簡要的寫作練習和語言表達訓練,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配上燈籠插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3)帶領學生對文章后面三個自然段進行朗讀,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印象。教師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的字詞發音和長句之間的停頓,及時的進行錯誤糾正。課文朗讀的感情醞釀也需要符合文章思想情感表達,教師在此基礎上做好朗讀展示,讓學生開展個人朗讀展示或課堂上大聲朗讀,培養一定的朗讀能力。
(4)對兩位主人公合作愉快的故事進行情感回顧,讓學生回憶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合作小故事,在班上進行交流,思想情感表達要到位。對合作的意義進行探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闡述其組員對合作一詞的理解以及合作所能帶來的心理感受。
(設計意圖:帶領學生不斷的進行深入閱讀,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增加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
四、課堂內容總結
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總結,適當拓展與合作有關的成語和俗語,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合作小故事的查閱,并完成兩百字左右的小文章寫作。
(設計意圖:拓展學生的知識體系建構,幫助學生養成較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培養其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