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蘭
摘 要:校際協作給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個教學研討的平臺,在課題組的精心組織和籌備之下,有針對性地在網上展開了小學語文教學研討,特別是近兩次在網上開展的閱讀和習作教學研討,使教師受益匪淺。
關鍵詞:教學模式;教學研討;校際協作
一、手指飛舞,傳遞困惑
當課題組的教師提供了國家特級教師竇桂梅、于永正老師的教學視頻后,我們學校的語文教師利用休息時間,圍在電腦前認真觀課,邊看邊不停地發出感嘆,贊嘆之聲不絕于耳。同時,聯想到自己平時的教學,一樣的字詞,一樣的內容,為什么我們就沒有大師那種從容的處理方式,沒有大師那種研讀文本的慧眼?結合特級教師的課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只看見教師手指上下飛舞,只聽見鍵盤那清脆悅耳之聲,一個個有價值的教學困惑通過指尖傳遞給同行,迫不及待地期盼著校際協作小學語文組的教師能夠指點迷津,便于自己今后更有效地教學。
二、議論紛紛,撥云見日
無論是晚上休息時間,還是白天上班時間,教師為了探討教學中出現的困惑,總那么守時,早早就在電腦前耐心地等待著,期待著更多的驚喜。
我們根據課題組教師整理出來的問題,逐一進行討論,一一突破,直到達成共識。雖不曾和各位教師相識,但無論哪個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只要一提出來,大家總是盡其所能,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想點子、出高招。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之后,看似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教學困惑,是那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思維碰撞,百花齊放
校際協作小學語文組的教師來自全國各地,有山村教師,也有城市的教師。感謝有條件的教師為我們提供了特級教師的視頻課,讓我們親眼目睹了大師的教學風范,使我們能好好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
我們在網上暢所欲言進行研討,是一種思想的流動,是各地教師之間教學智慧的相互牖啟。它不僅讓我們用外在的眼睛看到了教學研討的現象,而且用內在的眼睛看到了在網上進行教學研討的意義。雖是同一節課,但各人的體會可以不一樣。我們在網上交流時用別人的體會來反觀自己,同時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別人。也就是這么一個過程,所有教師的心境一下子打通、連接甚而同化,使校際協作成為一個思維激蕩和靈感勃發的“網”。
我們為著一個共同目標在網上相互探討、相互學習,敲擊鍵盤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但愿校際協作教學研討一路走去,讓這“花”越開越繁茂。
(作者單位 湖北省興山縣黃糧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