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滿琴
公開課是教研活動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載體,它是教師成長的平臺,是教師成長的快車道。在某種意義上說,每位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公開課,教師應該通過公開課活動吸取營養,鍛煉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以達到快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在公開課中吸取營養,可以通過兩種渠道。
一、抓住公開課機遇,走上講臺,自己上課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我已經從教十二年。在這十二年中,我到過五所學校,而這五所學校,最多我也只呆了三年。十二年來,我每到一個學校都是新教師,這樣,上公開課也就成了每年的必修課。而正是這些公開課,我才有了壓力與動力,才有了歷練與成長。研讀課文內容,學習教材教法,探討教學設計,一步一步,不斷鍛煉,在公開課中逐漸走向成熟與穩定。就拿近幾年來說,2008年,我上了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公開課,從那節課里,我明白利用多媒體可使學生更快進入情境;2009年,我上了《寡人之于國也》一文,通過評課,我明白文言實詞虛詞處理的重要性;2010年,我上了《咬文嚼字》一文,又讓我知道教學向課外延伸的重要性;2011年,我上了《虞美人》一詞,又讓我學會怎樣賞析詩歌;2012年,我上了《雨巷》一課,這次讓我懂得了導語設計和教學思路的突破至關重要;2013年4月份,也就是在今年的高考備考會上,我上了《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這次公開課,讓我懂得了如何駕馭課堂,怎樣合理安排課堂內容,怎么讓學生實實在在掌握答題方法。這些年,我認真準備,精心設計,不斷反思,一直總結,每上一次公開課,我都有一次新的認識,新的理念。可以說,從搜集資料到教學思路,從導語設計到教學內容,從教學思路到板書設計,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幾乎都是從公開課上學到的。十二年的教書過程,就是歷練的過程,成長的過程,公開課促我歷練,催我成長。
二、多聽多看公開課,抓住聽課的機會,學習經驗,學習長處,為我所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管是大型的,還是小型的,是校外的,還是校內的,只要是公開課,都是上課老師的精彩展示,都付出了他們辛勤的勞動,只要認真聽課,都會有收獲的。學校里,每學期都安排有公開課,組里的公開課我是每次必聽。這樣,一則可以學習他們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二則可以加強溝通,互相啟迪。那校外的大型公開課更是要聽,那樣的公開課,對自己的理念是一個沖擊,對自己的成長更是一次質的飛躍。2011年,我有幸去黃山觀看了全國中青年教師優質課大獎賽,聽了17節精彩的公開展示課,感受了17種教學思路,學習了17位老師的教學經驗,見識了17位老師的風采,真可謂受益匪淺;2012年,我再次有幸去合肥參加了“全國教育專家中學語文精品課堂展示教學研討會”,在那里,聆聽了教育部“國培計劃”首批專家北京市101中學副校長程翔和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黃厚江等四位專家老師的展示課,更是讓我醍醐灌頂。通過聽取公開課,我獲得很多寶貴的財富:(1)內容豐富多彩,讓我在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文章教學上都有了突破口。(2)教法有別,各種風格的教法展示,讓我明白打破常規,突破定向思維,從而運用逆向思維或者多向思維從多角度理解課文、教授課文的重要性。(3)教態自然,極具親和力,駕馭課堂輕松自如,這就是大家風范,“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表現。
公開課,它是真實的,不管是自己的公開課還是別人的公開課,都能客觀反映師生的真實水平和教學實際情況,讓人有真實感、親近感、親切感,可看、可學、可用。同時,公開課體現著新的理念,對新課程的推進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重視公開課,參加公開課活動,上好公開課,聽取公開課,在公開課中吸取各方面的營養。
1.通過公開課,可以對課文把握得更深、更透徹
公開課不僅上給學生聽,還要上給聽課的老師看,因此,它是展示課,是更有效率的課。這就要求上課老師讀懂教材,讀透課文。不管是課文的朗讀,還是內容的梳理;不管是導語的設計,還是問題的安排;不管是主旨的分析,還是延伸的處理,所有的方面都要精心準備,勞力思之。這不同于常規課了,來不得半點疏忽。人家考慮到的,你要考慮到;人家考慮不到的,你也要盡量考慮到。這樣,在備課過程中,反復研讀課文,多方尋找資料,會讓你對課文有更深、更透徹的把握。
2.通過公開課,可以對上課思路、教學設計有更新穎的安排
目前,很多的語文常規課都是一個模式,走入了教學死胡同。如,上課文就是板書課題,介紹作者作品,然后朗讀課文,分析課文,最后總結。不管體裁如何,題材如何,都是一個模式,這就讓生動活潑的語文課變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通過參加公開課活動,就會真正明白教無定法,就可以打破這種思維定式。上一篇課文,就可以以討論為主:先整體感知,然后分組討論課文主旨,討論過程中把作者介紹、課文內容貫穿其中,最后布置作業。也可以以完成教學目標為主:一開始板書教學目標,再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分析課文,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解決朗讀、討論、質疑的問題,最后課堂延伸。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公開課可以幫我們打破思維定式,讓我們學會創新,學會破除,運用逆向思維或者多向思維進行教學,使我們的課堂更鮮活,更有感染力,更有實效性。
3.通過公開課,可以對自己的優缺點有更清醒的認識,有利于揚長避短
有些人普通話不標準,吐字不清晰,而教學思路明確、教學設計新穎。在公開課中,就能注意朗讀這個環節,盡量避免范讀,通過播放課文錄音,找學生朗讀、齊讀等方式解決朗讀問題,而在教學思路、板書設計上展示自己的亮點,設計出與眾不同的思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些人板書設計差,字跡潦草,可幽默風趣,駕馭課堂能力非常強。這樣,在公開課中,就會盡量板書簡單化,而在幽默風趣方面多加展示,在問題的解決上也盡量體現自己的駕馭課堂能力,以此出奇制勝。公開課活動的參加,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上出具有個性色彩的高質量的課。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而公開課給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教我們主動求變,有了更新教學理念的愿望和契機。我們要抓住公開課的機遇,投身到公開課中去,吸取營養,走向成功!
(作者單位 安徽省懷寧縣高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