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為芬
摘 要:做好青少年的田徑訓練管理工作,對于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為他們以后工作、生活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針對中學田徑訓練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田徑訓練;問題;對策
田徑運動由來已久,在世界體育運動項目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田徑運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體育水準。根據調查研究我們發現,一個人如果經常進行行走或者跑步練習,會大大提高他的身體素質,而且如果長時間在良好的自然環境中進行鍛煉,能夠有效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因此,加強青少年的田徑訓練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義的。
一、中學田徑隊訓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單一的田徑隊訓練方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教育模式和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體育教師的田徑訓練方法也應該不斷創新體現多樣化。但是目前,在很多中學的田徑教學課堂上,教師仍然采用掛圖示范、口頭講解或者讓學生進行反復訓練的教學模式,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和重復性的訓練手段,不符合中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未能充分調動中學生對田徑這一運動項目的鍛煉熱情,導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同時,由于中學田徑運動訓練所用到的硬件設施不齊全,進而使得田徑訓練隊的水平不高。
2.中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的積極性不高
(1)一名田徑運動員每天都有較大的運動訓練負荷量,在田徑運動訓練中,他們要承受著各種心理或者生理方面的壓力,有些運動員在過度的訓練中會發生休克現象。(2)在中學田徑訓練時,大多數學校都會選擇在室外進行田徑訓練,外面的風吹日曬,使得中學生從心理上會感覺太累、太苦,不愿意參加田徑運動。(3)中國家庭中的大多數家長在教育觀念方面側重于文化課方面的教育,不重視甚至反對孩子進行體育鍛煉。這三方面的原因導致中學生對田徑運動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不愿意積極地進行田徑運動。
二、加強中學田徑訓練管理的對策
1.采用新型的田徑運動教學方法
改變單一的田徑運動訓練方法,加大對中學田徑運動硬件設施的投入。根據中學體育運動科目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的、系統的新型教學方法。在進行田徑訓練的過程中,既要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田徑理論知識的講解,又要注重實踐鍛煉,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身體素質以及意志品質,注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適時地設置新的教學情境,進行多樣化、趣味化訓練,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運動的樂趣,熱愛這項運動。此外,由于體育硬件設施是學生進行田徑訓練的前提,因此必須加大對田徑運動器材的投入,讓中學生能夠充分地利用這些體育器材進行學習、訓練,提高田徑技能,便于體育教師進行管理。
2.提高家長和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正確認識
田徑運動作為一門綜合性的體育運動項目,經常進行田徑運動訓練,可以有效改善學生身體的內臟功能、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和新陳代謝功能等,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并且田徑運動動作簡單,很容易學習,學生學會后經常進行鍛煉,長此以往還會培養他們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因此,要加強對田徑運動本身具有的健身價值的宣傳力度,提高家長和學生對這項運動的正確認識,鼓勵家長放手讓孩子積極地參與到這項運動中,體驗運動的快樂,體會運動著的身體所散發的健康光芒。
3.教師要掌握好田徑訓練強度
在對學生進行田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好訓練強度。訓練強度的大小要依據中學生具體的身體情況,制訂合理的訓練計劃,使訓練強度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因為太大很容易導致學生的身體軟組織拉傷,一旦醫治不當,就會留下后遺癥,給學生的未來前途帶來不良的影響。而訓練強度太小,訓練就達不到預期理想的效果,既浪費了時間,又讓中學生感到身心疲憊,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田徑技能。體育教師在訓練時,可以參照我國著名的體育教練孫海平教育劉翔的訓練模式,先進行力量訓練,再進行速度訓練,讓學生具備了強壯的體力以后,再提升速度。
4.田徑訓練強度具有一定的結構性
之所以要求田徑訓練強度保持一定的結構性,是為了讓學生的整個訓練過程、訓練結果和實際比賽時的水平差距不大,也就是把平常的訓練按照比賽的要求和規格,以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這一訓練項目,以提高學校田徑運動隊的水平。同時,還要注重保持訓練強度的穩定性,保證學生在參加田徑運動比賽前后和平常的訓練強度一致,學生的運動量不能過分加大或者減小,要把運動量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總而言之,在中學田徑運動隊的訓練和管理過程中,一方面要按照田徑運動本身的特點和學生心理、生理的特點,對學生自身的體育潛力進行深入地開發,提高學生的競技能力;另一方面針對中學田徑隊訓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采用新型的田徑運動教學方法,提高家長和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正確認識,掌握好田徑訓練強度,使田徑訓練強度具有一定的結構性,提高中學生對這項運動的熱愛程度,為我國田徑運動體育事業的發展儲備良才。
參考文獻:
張世寶.田徑運動訓練管理方法[D].山東大學,2013.
(作者單位 江西省玉山縣巖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