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穎妲
什么是“書香班級”?我的理解是:書的香氣像花香一樣彌散在班級的每個角落,好讀書成為全班學生的習慣,多讀書是學生的嗜好……為此,作為班主任的我,一直在為建設具有濃厚書香氣息的班級,進行著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一、營造讀書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為培養小學生閱讀的興趣,我進行了以下嘗試:
1.開好倡議會
“有良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睘榱思ぐl學生閱讀的興趣,在班級,我精心準備并召開了一次“我讀書,我快樂,我收獲,我成長”的讀書倡議會。
2.巧設讀書墻
班級教室布置的環境氛圍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獨特的交流形式,蘊藏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作用。
3.共建讀書角
積極參與是一種興趣外在的行為表現,通過積極參與更能促就一種興趣和習慣的養成。
二、抓好閱讀指導——引領閱讀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旭也曾多次論述養成閱讀習慣的重要性,閱讀習慣的培養。
⒈做到兩個”保證”,指導大量閱讀
(1)閱讀內容保證健康。由于學生年齡還小,思想觀念還沒有完全成熟,學生自己選擇的有些書籍有可能不是很優秀,甚至有些書還會帶給他們一些不良的影響,所以學生的閱讀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與鼓勵。
(2)閱讀時間保證充足。我將學生的讀書時間實行每日“三讀(早讀、午凌、晚讀)”制,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另外,我還改進了家庭作業布置,將閱讀帶進家庭作業時間,保證每個學生每天都有20分鐘左右的家庭閱讀時間。
2.堅持兩個”注重”,指導有效閱讀
(1)注重自主閱讀的誘導。閱讀是一種很強的個性化:要真正有效地閱讀,必須依靠閱讀背誦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動,才能通過對書面符號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反映的客觀事物及其意義,達到閱讀的目的。因此,閱讀只能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越俎代庖。
(2)注重動筆閱讀的引導。我提倡并要求學生進行讀書摘抄,倡導記寫可公開的日記、讀書筆記,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對于一般學生,要求做到“選擇適當的內容精讀,再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段落,摘抄下來,并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好在哪里”;對于具有較高閱讀水平的學生,要求做到“學會瀏覽,收集與課堂中所學內容有關的材料、詞句、片段,摘抄下來,并記寫自己的讀后感,在討論會、欣賞會上,朗讀自己的摘抄,發表自己的觀點”。
通過建設書香班級,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閱讀有利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關鍵是要——堅持!堅持!再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