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敬紅

2013年6月初夏的傍晚,北京師范大學學生活動中心一場精彩的話劇展演正在進行,臺上傾心參演的是一群年青人,他們用自己的理解演繹一幕幕話劇?!坝心S袠印薄霸O計精巧”“演技高超”“這個小姑娘將來也許會走向專業導演的道路”……這些贊美的詞匯和想法不時在觀眾腦海中產生。他們到底是什么人?這又是一次怎樣的活動?這就是北京師大二附中高一戲劇社的匯報展演,據了解參加展演的三幕話劇題材由學生確定,編劇是學生,導演是學生,演員是學生,甚至連舞美、燈光、音響、場務、化妝也全部由學生擔任,學校只是在搭建這個“舞臺”,而這只是學校眾多學生自主參與設計的活動之一。學校之所以要盡心搭建這樣的一個平臺,都源于學校的育人理念——自主性發展。
何謂“自主性發展”?簡單說就是自己做主,自己成為發展的主人。觀察研究發現實現“自主性發展”的個體具有兩大特征,一是良好的情感態度,二是一定的自主能力。情感態度包括對自主發展的積極認識,接納自己的信心,面對復雜問題的勇氣。自主能力包含自主規劃能力、自主建構能力、自主調整能力。自主規劃是對自己的厘清,是對自己未來的設想,是對自己當下最重要任務的明晰。自主構建指具有將規劃落地生根的能力,能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能自立、自理、自律實現規劃的環節。自主調整則是優化、反思規劃和方案的過程。自主性發展的個體既包含學生也包含教師,師生都應該成為自己發展的主人。
倡導“自主性發展”是對師生生命的一種尊重,是真正做到“人本性發展”的前提,是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的重要過程?!白灾餍园l展”能調動師生的主動性,激發師生的熱忱,激揚師生的個體生命價值。
課程——奠基師生的自主發展
課程是一所學校師生每日生活的依據,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和靈魂。課程設計蘊涵著一所學校的教育主張和教育追求,包含著對師生自主性發展的尊重。自2007年進入高中新課程改革后,我校獲得了“自主排課”和“自主會考”兩項自主權,圍繞為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不同類型的課程,滿足學生共性和個性發展的需求的理念下,設計和實施了“6+1+1課程體系”。
課程的設計體現了高中教育的特點,在建構學生共同基礎上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課程設計滿足了學生升學需求、情感需求和發展需求。學生的課表是類別化的、相對個性化的課表。2012年9月開始,學校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根據學生思維特點和學習方式的不同,完善和建設了理科實驗班、文科實驗班、項目式學習實驗班、PGA國際課程班、社科特色班、數字化學習特色班,真正實現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長”的教育理想。
個性化課程讓學生如魚得水,同時也給教師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戰。首先,不同特色班的特選課程需要由教師自主開發,學校在課程建設上嘗試 “項目式”管理的模式,將課程開發、設計、實施權利交給各個項目團隊。教師根據培養目標自主構建課程框架、選擇課程形式與內容,確定課程考核方式。其次,國家課程的特色化建設也給予教師很大的選擇權,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不同的授課媒介,完成教學任務。
課程讓學生自如,課程讓教師自信,讓每位教師主動實現了“一有四能”的成長目標,即有學習和研究的主攻方向,能高質量完成本學科必修內容的教學,能擔任一種選修課程的教學和管理,能開設一門校本課程,能完成對學生學法、選課等指導工作。
評價——引導師生的自主發展
評價是主體對客體進行的關于價值高低的判定??腕w可以是人、事、物,可以是行為、過程和成果。評價具有引導功能,它可以引導師生自主規劃和自主構建,評價的結果具有反饋、激勵功能,它能促進師生的自主調整。
評價是一把雙刃劍,在發揮正向、積極作用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帶來負面和消極的影響。評價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難對評價客體全面把握,客觀公正。因此學校對師生的評價要盡量做到重過程輕結論,發揮評價對師生自主發展的引導作用,重多元輕單一,多些評價的維度,多些評價的方面,多些評價的主體,讓評價豐富起來,立體起來。用評價維度引導師生的自主發展,用評價展示和肯定師生的自主發展。
對學生的評價注重綜合素質,由班主任、導師、任課教師、家長、學生、本人共同對學生個體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從思想道德、學業成就、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合作與交流五個方面進行多元考評。評價需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因此學校的生活就應該把學生的不同特長展示出來,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學,我校借助科技節、藝術節等大型活動為不同的學生搭建展示平臺,我們希望在活動中能給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以展示空間,讓每個學生的優勢得以外顯。
同樣,對教師的評價也需要多元化,這樣才能發揮教師的優勢,也是對教師自主發展的肯定。在2012年教師節期間,我們嘗試在以往優秀班主任評選的基礎上,增加特色班主任的評選,有潤物無聲型、智慧研究型、因材施教型、活動育人型、自主管理型、言傳身教型,等等,就連頒獎詞也極具特色,全部來自于學生。如:
“由力學至博學,從物理到事理。篤于信仰,敬人推賢,忠于教育,愛灑講堂。一支粉筆,二力平衡,三尺講臺,四季晴雨,五臟六腑貯經天緯地之才,七上八下憂學生至微至細。九思十分用心詮釋師者大愛,行為師范有情有義。引智慧之泉,澆灌千里桃李,繼往圣之絕學。她就是張曉雪老師。”
“張燈夜下走筆忙,五斗寒,三更霜。執理行義,想聞耀輝照。追曙逐日迎破曉,納百川,匯海江。 懷光雛鳳鳴金堂,師恩深,永難忘。持劍天問,利金待出鞘。踏浪淘沙終不悔,且揚帆,共啟航。他就是張懷光老師。”
特色班主任評價是對不同特點班主任工作的肯定,也是對班主任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激勵。
指導——提升師生的自主發展
師生的自主性發展既是學校的期待,也是師生的愿望。自主發展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后天的培養和指導。我校通過學生指導體系中的導師、學長完成了教師和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任務。
何謂“指導”?杜威認為指導就是對學生確立正當的行為方向和向著正當行為方向調節自己的行為提供幫助。世界教育年鑒(1995年)指出:指導是指為了個人幸福和社會效益,在個人努力發現各自潛力的整個時期對其援助的過程。
從上述對指導的界定來看,學生的“指導”有以下的幾個特征:首先在指導的對象上,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它更強調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其次,指導并非強制,這一點與“學生行為管理”有別,學生行為管理為剛性的,指導則為彈性的。指導除了關注學生的現在,更強調關注學生的未來,關注學生潛能的發揮。指導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讓學生產生內驅力,關注學生的“自我教育”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與追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我校自2007年成立學生指導體系以來,首先立足于導師隊伍的培訓,同時借助學校教師的力量開展生涯規劃、心理輔導、學法指導、選課指導等活動。通過自我探索日、心理能量加油站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鉆石恒久遠 一顆永流傳”,這描述的是資源稀少的鉆石的價值。在自然界中,每一種物質都具有自身的優勢,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人類社會中也如此。學校的工作就是讓每位師生都發現、發揮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讓個體生命價值得以綻放。英國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說:“你能為其他人做的最大善事,不是分享你的財富,而是讓對方展示出自我?!边@就是學校的工作,也是學校實現師生“自主性發展”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