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
[摘 要]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如何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顯得極其重要。因此,本文旨在對對話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進行分析,并從實施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方面來探討小組合作在英語對話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合作;英語;對話教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在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是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對于改善課堂內的氣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常見問題
1.學生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在教學中出現了What are you doing? I am writing?這樣一句,筆者讓小組的成員一起討論動詞的ing 形式, “write”變“writing”是什么原因呢?這個問題是課前提問給學生的,但是當教師在上課提問的時候,很多學生都目瞪口呆。很少有學生會積極主動去思考這個問題,更不會想去再深入了解,或者上網查一查,絕大多數學生只滿足于一個表面的答案,缺少探索的精神。
2.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力度不夠高。在一節課中無論是表演對話,還是發表意見或回答問題的時候,主動參與的學生并不多。其他學生總是抱著僥幸心理:反正我平時不積極,老師也不會叫我。時間一長,這些學生真的就把自己當作觀眾,在那里看熱鬧而已。
3.學生參差不齊。每個班都有五十多個學生,一節課下來,教師不可能每個學生都照顧得到,再加上有些學生的家長比較重視,讓自己的小孩在假期期間去英語培訓班學習,這樣下來,該生的英語基礎就明顯比其他同學要好。而有些學生的家長就連自己都覺得小學英語只是一門副課,不重視,不去管,更別說加以輔導。
二、英語對話的教學策略
1.掌握分組技巧,適當調整學生座位順序。合理搭配優生和后進生,筆者所教的班級一般是2人一個小組,一般是一個優生,一個后進生,或者是2個中等生為一組,積極的和不積極的為一組,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學生之間能夠做好小組幫扶的工作,督促中等生提優,后進生提高。當然,在上課期間教師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做到善于觀察,了解學生的性格,讓積極學生帶動那些“觀眾”,優生帶動那些后進生,起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氣氛的作用,這樣就能夠充分體現小學生活潑開朗的性格。
2.找準學生水平,設置對話任務。在對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確定對話任務的難易程度。從開始的基本句型訓練到聽音模仿到朗讀操練,再過渡到教師引導下的仿編對話,最后進入到學生自由編對話階段。對話教學應遵循從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原則,讓學生的口語水平在實際的操練中逐步地提高。這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便更好地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達到理解與運用,把知識轉為己有。
3.適當合理地評價小組活動。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在英語課上,教師經常說的就是:OK. very good. very clever.wonderful.pretty等。在課堂教學中,在回答問題或者表演對話的時候,學生表現得很棒時,教師要給予及時、充分的肯定。同時教師還需要適當地調整表揚學生的用語及方式方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充分的鼓勵和肯定,這樣更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一些學生普遍能回答的問題,教師應該有選擇性地鼓勵。當學生回答有錯誤時,教師要慎重評價,對于錯誤,在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要給予鼓勵,這樣才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三、在小組學習中需注意的問題
1.合作學習是方式,也是內容。合作學習不光是一種優秀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是學生的學習內容。通過學生合作、師生合作,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更重要的是,合作是一種生活態度。它讓我們的學生在與別人的合作中學會欣賞別人的閃光點,看別人比自己強,虛心地向別人學習,從而使自己更加優秀。
2.注重對話教學中的教學形式。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應采取多種多樣的合作學習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很新鮮,有學習的欲望。
小組競賽(group competition):競賽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集體榮譽感。競賽的形式可以是組與組之間、組長與組長之間、組員與組員之間。競賽的內容可以是速度競賽、表演技術競賽、語言表達能力賽等。
小組幫差:是用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一種有效形式。在小組完成學習任務時,讓全組學生共同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這個過程讓學生自己體會到當學生同時又當老師的快樂,更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教師要有選擇地將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生按比例混合編組,這樣效果才能更好。
角色表演形式變單一為多樣化。角色扮演把現實生活引入課堂,卻又不受課堂的局限,學生可以不受時間或空間的約束,扮演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人物,使用不同語言,表達不同的情緒。小組成員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就某一話題發揮想象,通過情境創設自編對話,進行角色扮演。可以由原來的師生變為生生合作、組與組合作,或是小組長與小組長進行PK,組員與組員進行比賽,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也會十分活躍。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