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河
實踐活動是兒童發展成長的主要途徑,近年來,加強實踐操作已成為人們越來越重視的一種教學活動。《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要通過直觀教學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掌握數學最基礎的知識,逐步發展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為什么要加強實踐操作,實踐操作對于兒童的發展與和諧課堂教育起著怎樣的作用,下面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實踐操作是兒童智力活動的源泉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的智力活動是與他對周圍物體的作用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兒童的理解來自他們作用于物體的活動。小學數學的學習是一項重要的智力活動,特別是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學生往往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的經驗,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數學的概念和法則。
例如,一年級教學元、角、分的認識,由于學生缺乏實踐經驗,長期以來是個難點。由于加強了實踐操作,學生對元、角、分的進率就很清楚。中年級教學周長和面積時往往容易混淆,加強實踐操作以后,學生對兩個概念獲得明確的表象,弄清兩者的區別,計算錯誤也大大減少。高年級教學約數和倍數這一單元時,概念多、術語也多,學生容易弄混。有些教師使用木條或計數板,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大大減小了學習的難度,弄清了概念的正確含義和求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二、實踐操作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把人類的知識成果轉為個體認識的過程,科學家的認識過程是一種生產新知識的過程,而小學生的認識過程則是一種再生產知識的過程。如果教師能為他們創設一個實踐操作的環境,讓他們動手擺擺、弄弄,加大接受知識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對未知世界有所發現,找到規律,并運用規律去解決新問題,這樣使他們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學習。
例如,“10以內的加減法”是利用數的組成來計算的,數的組成即是數的分與合,在5以內數的分與合教學中先讓學生拿出兩個木塊,分成左右兩堆(1,1),得到并學會用分與合說組成。再讓學生拿出四個木塊,也要分成左右兩堆,想想可以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樣,通過交流發現有三種:(1,3)、(2,2)、(3,1)。教師提問:“剛才大家每人又擺了其中的三種,誰有本領能把這三種分法一個不漏而且又很有規律地找出來?”學生互相討論,邊議邊擺弄。他們想出了好辦法,發現可以先把4個木塊都放在左邊,每次移l個到右邊,就有了(3,1)(2,2)、(1,3);也有的講可以先把4個木塊都放在右邊,每次移1個到左邊,這樣也是有序地分,就成了(1,3)、(2,2)、(3,1)。兩種分法都有道理,教師及時地給予表揚,學生得到鼓勵,主動探索的勁頭更足了。
三、實踐操作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個人的實踐活動能力是其創造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既需要學生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而知識也只有在能夠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識。數學教學要為學生提供擺弄直觀材料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規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體驗中領悟數學、學會想象、學會創造。
如,教學第一冊“數學樂園”時,由于“起立游戲”和學生生活聯系緊密,在幫助學生復習基數、序數等知識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又如,在“拼積木”活動中,讓學生把幾個相同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拼成不同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學生對此頗感興趣,學習小組通過合作、交流、討論,拼成的形狀各種各樣。教師加以點撥和鼓勵,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萌發了創新意識。在“隨意拼”活動中,讓學生利用各種實物和立體模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拼出了火車、大炮、卡車、坦克、長頸鹿、機器人等物體的形狀。這樣的實踐活動,較好地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和“不同的人學習不同層次的數學”的理念,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實踐操作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小學生的空間觀念是很弱的,我們要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這就需要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身感受各種幾何形體的特征,在大腦中形成各種表象,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有一次,在一節課上學生問到這樣一道題:“有一張長20分米,寬15分米的鐵皮。在四個角上分別裁下一個邊長是5分米的正方形后,然后再把它制成一個長方體容器,求容積是多少”應如何解答。開始不管我怎樣講解,即使把示意圖畫在黑板上,還是有部分學生都弄不明白。想不出來制成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相當于這張鐵皮的哪些部分。在這種語言難以解釋清楚的時候,我讓學生動動手,做一做。用白紙做出符合題意的長方體,很快學生就得出了長方體的長為20-5×2=10分米,寬為l5-5×2=5分米,并計算出了容積為250立方分米。學生動手操作之后形成了空間觀念,發展了思維和空間想象力,同時還培養了他們周密思考,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無論從理論上或從實踐上看,加強實踐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說,加強實踐操作是現代數學教學和傳統數學教學的重要區別之一。正如皮亞杰所指出的,傳統教學的缺點,就在于往往是用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踐操作開始數學教學的。只有加強實踐操作,才能使兒童的智力發展與課堂和諧獲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