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妮 張寧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往往容易被忽視,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翻譯訓練,有利于學生語言思維的轉換和語言實踐能力的提高。翻譯能力的培養應該同日常語言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及教材,并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結合語法要點,適時引入翻譯技巧,注重文化內容的導入和學習。
關鍵詞:英語教學 翻譯 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116-01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運用能力,除了聽、說、讀、寫這些基本語言技能的訓練之外,翻譯能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翻譯工作具有極強的社會實用性,在社會實踐的各個領域都會涉及到,具備了準確翻譯的能力,不僅是實際工作的需要,對于深入理解語言和深入學習語言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英語學習是一種外語學習,學生們的母語語言體系已經形成,母語的思維方式和語用習慣必然會影響到英語的學習。學生會自然地把英語同母語進行對比,學習的關鍵就是要完成兩種語言思維的轉換,而準確的翻譯恰好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這樣的思維轉換。學生了解了漢語和英語句型特點和語用習慣的不同,對語言規律會有更為清晰的把握。
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更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而且尤其比較強化聽和讀的能力,許多教材和練習題的設置也偏重于這些方面,學生的翻譯練習做得相對比較少。由于翻譯是一種較高級的綜合語言能力,要求翻譯者具備較高的中英文水平和翻譯技巧,因此,一些教師也誤認為翻譯能力的培養對于初學階段的學生并不重要,這也導致了學生翻譯能力發展的滯后。
其實,對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在基礎階段的教學中就應該進行了,這樣不僅不會影響學生英語思維和習慣的養成,還會對提高語言表達的精確度和提高語言學習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全英語的授課方式雖然可以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但并不能完全解決學生語言思維轉換的問題。適當的翻譯訓練,可以讓學生準確把握語言的互譯與對等關系,更好地掌握語法結構,從理性認識的高度來進行語言學習。要加強對學生翻譯能力的訓練,教師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及教材
一般的綜合課英語教材對學生翻譯能力的訓練內容相對較少,教師可以另外選擇一些翻譯訓練的教材,作為輔助教材來使用。教材的選用要結合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來確定,要選擇和學習內容相關聯的部分進行教學,而對那些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說,不一定要用專門的教材,可以結合學習的內容或句型,進行相應的翻譯練習,主要是加深學生對所學句型結構的理解,以及同母語進行對照和轉換,增強對英語特殊句型的記憶。教師要靈活調整翻譯訓練的內容和時間,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情況來進行,要緊密貼合教學內容。
2 積極革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革新教學方法,但在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靈活掌握,既不能一味地沿用傳統教學方法,也不能為了趕潮流,盲目崇尚新型教學法。傳統的語法翻譯型教學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其特有的優勢和作用;交際教學法或者是任務式教學法雖然更有利于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但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對于簡單的詞匯、語法、句型等,用交際法等全英教學對學生而言頗有益處的,它有助于提供英語交際的情景,培養他們用英語思維的習慣。而對于具有抽象意義的詞匯、復雜的語法、句型、篇章結構,要想讓學生徹底明白和掌握它們,只用英語是不夠的。此時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能為語義復雜、文化內涵深厚的源語言找到相對應的母語,透徹明晰、省時省力又簡潔易懂。因此,在教學中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交替運用,有助于學生翻譯能力的提高和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
3 結合語法要點,適時引入翻譯技巧
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培養應該同語言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語法知識和語用技巧,才有可能做到快速、準確的筆譯和口譯,同時,翻譯語言材料的過程,也是對語言知識的重溫和復習。另外,適當地學習一些翻譯技巧,對于提高翻譯速度和效率會有幫助,教師可以從課本中精心挑選一些疑難冗長、結構復雜的句子為例,適當有效地傳授一些基本翻譯理論和技巧,比如翻譯的標準、常用的方法、如何忠實于原文、什么是可接受譯文等,對翻譯中普遍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
4 注重文化內容的導入
翻譯能力的提高,除了需要堅實的語言基礎和大量的實踐訓練以外,還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母語水平、語言組織能力以及文化知識的掌握等等。另外,一個人的知識儲備也對其翻譯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擁有廣博的知識面,對于翻譯的順利進行是很有幫助的。在對語言材料進行翻譯的時候,必然會涉及到文化信息的傳遞和轉換問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語用習慣的不同會不同程度地體現在各類語言文本中,口語交流和翻譯的時候也會遇到許多文化問題和禮儀問題。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注意文化內容的教學,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和語言實踐能力。文化內容的學習可以同語言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同具體的交際情境結合起來,語言情境中涉及到的文化信息和語用習慣,教師就要重點強調,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參考文獻
[1] 莊智象.翻譯教學及其研究的現狀與改革[J].外語界,1992(1).
[2] 何文安.翻譯教學:現狀評估、改革與展望[J].中國科技翻譯,1996(2).
[3] 戴煒棟,王雪梅.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育體系[J].外語界,2006(4):2-12.
[4] 陳華.談滲透于課文中英譯漢的翻譯技巧[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2):22-24.
[5] 胡謹.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6(1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