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華
摘要:伴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人們對幼兒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幼兒教育提倡與幼兒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幼兒教師要與幼兒展開充分的互動。本文從幼兒教師要在游戲中構建師生間良好的關系,在游戲中產生的互動及互動策略等幾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游戲教學;師生關系;互動模式;情感性策略;個性化策略
伴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人們對幼兒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幼兒教育提倡與幼兒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幼兒教師要與幼兒展開充分的互動。盡管現代幼兒知識比較豐富,興趣較廣泛,但仍然受到其年齡的限制,幼兒教師在與幼兒交往的活動中,很難實現真正的平等,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也很難成為平等的主體。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并產生互動呢?近年來的研究與嘗試都指向了游戲,把游戲作為切入點,通過幼兒教師與幼兒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并與幼兒開展互動,幫助幼兒在快樂游戲的過程中實現身心的全面發展。對此,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探究與嘗試提出如下幾種觀點。
一、幼兒教師要通過游戲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現代幼兒好奇心強、愛玩、自主觀念較強,幼兒教師要充分抓住幼兒的這些特征,通過游戲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具體來說,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與幼兒快樂游戲建立如下幾種師生關系。
1.平等型的師生關系。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把幼兒視為平等的個體,要重視幼兒的主觀意識與人格上的獨立,要學會尊重幼兒,唯有如此,幼兒教師才能與幼兒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幼兒教師在引導幼兒參與游戲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幼兒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有目的的引導,使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幼兒教師要把幼兒作為平等的主體來看待,在進行游戲內容與角色的選擇、游戲環境與規則的制定方面要尊重幼兒的意愿,而不要強制對幼兒做出單方面的制約。其次,幼兒教師還要鼓勵幼兒對游戲的環節提出看法與要求,創建民主的游戲氛圍,培養幼兒平等的觀念。最后,幼兒教師還要鼓勵幼兒大膽地對幼兒教師提出建議與意見,拉近師生距離,使師生形成一種平等、寬容、坦誠的良好關系。
2.支持型的師生關系。幼兒教師在與幼兒進行游戲的時候,要對幼兒進行引導、鼓勵與支持,幫助幼兒適應并發展,從幼稚轉為成熟。幼兒教師要依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個體差異、特點特長等因素,為每一位幼兒量身制定發展的目標,從幼兒的長處出發,支持與鼓勵每一位幼兒發揮長處,調動起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讓其感受到幼兒教師對他們的期待與支持,從而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
3.情感型的師生關系。幼兒的情感比較單純,如果幼兒教師能夠真誠地對待他們,關注他們,并能夠及時滿足他們的需求,就會與幼兒教師之間建立一種如同父母般的情感關系。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幼兒,理解幼兒的情緒與反應,真誠對待幼兒,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消極的情緒,用積極的情緒與幼兒進行交流與溝通,使幼兒能夠感受到你對他真摯的猶如父母的情感,從而與幼兒之間形成一種以情感為紐帶的良好師生關系。
二、幼兒教師要通過游戲與幼兒展開全面的互動
在幼兒園中,幼兒時刻在與幼兒教師和其他的幼兒進行著互動的行為,如師幼互動,這是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產生的互動行為,幼兒先按著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思路進行活動,處于被帶領狀態,屬機械型互動;還有就是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行為,這是由幼兒發出的,幼兒積極向教師提出幫助要求,這是自發性的,屬于自發式互動;還有就是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這是由教師發起的,讓幼兒之間動起來的互動行為,可以增進幼兒之間的感情,提高相互依賴程度;最后還有幼兒與教具或環境形成的互動,這是由教師和幼兒共同發起的,由幼兒自主決定的活動方式,幼兒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與興趣改變活動的方向。
以上種種互動行為并非幼兒教師或者幼兒能夠隨心所欲或者是完全控制的,而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教師占主導時,過于限制、干涉幼兒自由,幼兒產生不良情緒,又如教師一般都會忽略“灰色兒童”,那些開朗、外向的幼兒經常奪得教師的注意,這就會導致個別幼兒的狀態常處于消極中。所以,教師與幼兒、材料、環境之間形成的這幾種相互影響、調整的過程就是教師在游戲中促使幼兒學習進步的因素。幼兒園教師一定要消除不良因素的影響,讓幼兒在一種積極的狀態下游戲活動,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這其中還要注重師生間良好關系的構建。
三、幼兒教師在游戲中產生的互動模式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互動模式非常不容易,需要極強的情感和主動付出。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構建師生關系的良好互動,以促進游戲學習過程中的教學效果。
1.在游戲中教師可采用主動性策略。教師在游戲中要提高幼兒的主動性,促使幼兒在游戲中敢想、敢說、敢做,從而形成一種以賞識為主的獨特激勵行為。這就要求教師摒棄傳統的“灌輸”教學法,而是要改革創新,運用創新的教學觀念,自覺地改革傳統的教育中束縛幼兒發展創造力的做法,營造一個寬松、平等、自由的游戲環境。如果可以,教師可以商量的口吻與幼兒進行討論,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于輕松、活躍的狀態,從而提高他們探索、創新的能力。我們一定要支持幼兒的求異、探索,接受幼兒的失敗與不積極的表現,主動幫助幼兒積極主動地戰勝困難,從而全面提升幼兒的整體素質。
2.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情感性策略。積極、飽滿的情感是搞好游戲教學的基礎,在游戲中構建師生關系,教師一定要以情感交流為基礎。溫和的語言與親切的撫摸都會對幼兒產生很大的影響。幼兒在活動中充滿積極的情緒,快樂地進行活動,有利于游戲教學效果的提高,這也是師生間互動的前提。對于內向逆反的幼兒,教師也要以平等、理解、真誠的態度去感染幼兒加入游戲活動中,以極大的耐心強化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系,一定不要忽冷忽熱,喜怒無常,這對幼兒的教育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3.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個性化策略。在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單純地把幼兒當成沒有自覺主觀意識的主體,而是要把他們作為人格的主體來看待,尊重他們身上獨特的個體差異,深入分析形成的原因。如有的幼兒語言表達不好,可能是在語言開發過程中父母有所忽視,還有的繪畫水平差,這可能是由于家長從未對其進行過課下練習。只要我們認真去發現,就能看到每個幼兒的優劣點,從而取長補短,實現每個幼兒都有個性化的突破發展。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是幼兒人生的開篇教育,至關重要,幼兒園教師一定要細致觀察、全面了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互動模式中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幼兒教育任重而道遠,需要全體幼兒教師的不懈努力。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