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摘 要:毛澤東同志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這些思想政治工作的觀點和學說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為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毛澤東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諸如: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內容、方法等等。毛澤東同志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關重要理論,不僅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黨新時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論武器。
關鍵詞:毛澤東;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1-0051-02
毛澤東同志不僅是我們黨的締造者、偉大的理論家和政治家,而且還率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他對軍隊政治工作和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經驗做了理論概括, 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內容、方法等一系列問題都進行了精辟而科學的闡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
一、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思想政治工作在黨的事業中居于極其重要的地位,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我們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擺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因為中國革命長期都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進行的,革命的敵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聯合起來的力量異常強大,其統治的手段又極其殘酷,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在最初組成時,卻是相當弱小的,革命面臨著種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隊伍是靠什么來維系自己、發展自己的呢?主要靠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認為它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1]1094。因此,在中國革命中,思想政治工作就被擺在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就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譬如1944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他主持和修改過的《關于軍隊政治工作問題》一文中,親筆總結了政治工作的歷史傳統和基本經驗,科學地闡述了政治工作是我軍生命線所指的意思。指出:“我們認為政治工作是我們軍隊的生命線,無此則不是真正的革命軍隊。”[2]新中國成立后,又明確地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的命題。1955年,正值我國處于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毛澤東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的按語中,又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社會經濟制度發生根本變革的時期,尤其是這樣。”[3]
二、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
思想政治工作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密切結合,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
毛澤東運用列寧關于政治與經濟相互關系的理論,科學地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提出“政治和經濟的統一,政治和技術的統一,這是毫無疑義的。年年如此,永遠如此”[4]803的科學論斷。這里既指明了政治對經濟工作發展方向的保證作用,又明確了政治要服從、服務于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正確地解釋了政治來源于經濟,又反作用于經濟;既指導經濟,又為經濟服務的辯證統一關系。這就為確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方針、目的、地位等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2.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毛澤東根據思想政治工作鮮明的政治性特點,提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4]780政治方向是人才健康成長的根本,因此,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人們也要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的核心是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是毛澤東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重要思想。毛澤東還認為,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道德教育、革命傳統的教育、形勢與政策的教育,都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3.黨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議事日程,加強領導
毛澤東早在紅軍創建時期,就提出“支部建設在連上”[5]64,黨代表要做好政治工作,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認為,不論搞什么業務、事務,包括經濟事務、文教事務、國防事務、黨的事務,不搞政治思想工作,那就很危險。因此,他提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負責同志都要親自抓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組織領導,認真搞好政工隊伍建設,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培養和選拔優秀的政工干部。從整體上看,加強政工隊伍的建設,首先要加強專職政工隊伍的建設。同時,毛澤東還認為,思想政治工作不僅僅是黨的專職干部的事,而且是各行各業、各部門的事。毛澤東關于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管理、加強黨對思想政治工作領導的原理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科學化奠定基礎。
4.提高黨性修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從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出發,提出了黨性修養的任務。毛澤東要求共產黨員必須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發揚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與此同時,他要求加強黨內的思想教育,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1]817的精神搞好整黨、整風,從團結的愿望出發,采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所以,毛澤東認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1]1094毛澤東的這一論斷既闡明了黨的思想建設的方針與意義,又對整體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提供了理論指南。
三、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毛澤東特別強調解決工作方法問題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5]139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期斗爭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采取各種工作方法,領導群眾,進行斗爭,經過在實踐中運用并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科學地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則和方法。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提出要“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要“拋棄命令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5]140。
抗日戰爭時期,他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明確地提出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總題目的一套科學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強調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做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反復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1]899從而把方法論的總路線和認識論的總路線有機結合起來,并且提出要實行兩個結合,即“一般和個別相結合”、“領導和群眾相結合”[1]897。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還提出了黨委書記要善于當“班長”,黨委領導要學會“彈鋼琴”,還要胸中有“數”,劃清“延安”與“西安”、戰績與錯誤的“兩種界限”等許多方法[6]。
新中國成立以后,他在領導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斗爭過程中,仍然非常關注工作方法問題。1958年初,他寫了《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一文,其中有許多都是講思想政治工作、黨的領導原則和方法的。如:(1)典型示范的方法。集中展覽先進的產品和做法,組織干部和群眾對先進經驗進行參觀,是“兩項很好的領導方法”。用這些方法可以“推廣先進經驗,鼓勵互相競賽”。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都可以舉辦生產建設展覽會”[7]349。(2)“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領導方法”。任何一種情況、一個群體,既有先進,也有落后,而中間的狀態又總是占多數。抓住兩頭就可以把中間帶動起來。“這是一個辯證的方法”,抓住兩頭,也“就是抓住了兩個對立面”[7]349。
毛澤東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是相當豐富的,其中的很多理論和觀點、原則和方法,都是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理論創新,無不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大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151.
[3]毛澤東文集:第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9.
[4]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0-1444.
[7]毛澤東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